首页 > 婚礼词 > 答谢词 > 阜成,清朝阜成门是干什么的

阜成,清朝阜成门是干什么的

来源:整理 时间:2023-04-25 09:28:14 编辑:四度婚礼 手机版

本文目录一览

1,清朝阜成门是干什么的

阜成门:元为平则门,与朝阳门东西两方遥遥相对,京西门头沟,斋堂的煤车。多出入此门,故瓮城门洞内由煤栈 阜成门 客商募捐刻梅花 一束记之。“梅“与“煤“谐音,每当北风呼号,漫天皆白,烘炉四周之人皆赞:“阜成梅花报暖春“。阜成门位于北京内城西垣南侧,元时名“平则门”,明正统四年(1439年)重修,改名“阜成门”,为通往京西之门户,明清及后来很长时间,城内所需煤炭皆由此运入。 清乾隆五十二年(1787)曾对城门、箭楼等进行较大规模的维修。阜城门是明、清两代自门头沟运煤进城的重要通道,故有"煤门"之称。70年代修建环城地下铁路,城楼及附近城墙皆被拆除,将护城河填平为路。
运煤,拉水之用的城门。
阜成门主要是用来运煤碳和灰渣的

清朝阜成门是干什么的

2,河北省衡水市阜城县有什么历史

.阜城县历史悠久,始置与西汉时期。至今已有三千多年,悠久的文明史孕育了阜城人“艰苦朴素、重信义、讲礼让”的质朴民风,阜城县人文荟萃,历史上出现过不少的学者名流,北齐的刘昼,北周的熊安生,民国初期的京剧著名表演艺术家荀慧生,冀派内画艺术大师王习三,著名歌唱家于淑珍,著名播音员王铁成,著名国画家皮之先,儿童文学作家罗辰生,评剧表演艺术家刘秀荣等到在国内外享有一定声誉,为我国文化艺术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前206—前195年(西汉高祖年间)始置阜成县。   《尔雅》:“大陆曰阜。”《说文》称:“阜”为“山无石者”。刘熙《释名》:“土山曰阜。”   《太平寰宇记》载,阜城县境地势高且多土岗沙丘,河患较轻,为求物阜民丰,取《尚书》“阜成于民”之义,故名“阜成县”。905年(唐末)改称汉阜县,后唐复置阜城县。改“成”为“城”。   西汉置阜城县。《尔雅》:“大陆曰阜。”《说文》称:“阜”为“山无石者”。刘熙《释名》:“土山曰阜。”县境坡阜较高,河患较轻,取《尚书》“阜成兆民”之义,定名“阜成”。后改为阜城。?年,阜城县辖4个镇、6个乡:阜城镇、古城镇、码头镇、霞口镇、漫河乡、建桥乡、蒋坊乡、大白乡、崔家庙乡、王集乡。

河北省衡水市阜城县有什么历史

3,今河北省阜城县的由来

[编辑本段]县名由来  西汉高祖年间(前206-前195年)始置阜成县。《尔雅》:“大陆曰阜。”《说文》称:“阜”为“山无石者”。刘熙《释名》:“土山曰阜。”《太平寰宇记》载,阜城县境地势高且多土岗沙丘,河患较轻,为求物阜民丰,取《尚书》“阜成于民”之义,故名“阜成县”。后改“成”为“城”。 [编辑本段]文物古迹  阜城县文庙始建于明朝洪武年间(公元1368至1398年),明嘉靖和万历年间曾经两次大规模整修。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在明嘉靖和万历年间曾经两次大规模整修。2008年底,经河北省政府第十七次常务会议研究通过,将阜城县文庙大成殿定为河北省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在河北省内文庙建筑中,阜城镇的大成殿是最荒凉落寞的一座。在清朝曾当过县衙门,抗日战争时期当过小学,解放初期曾经作为县政府的小礼堂使用至上世纪70年代,此后大殿一直荒废破败。   据雍正年间的《阜城县志》记载,当时的完整文庙大门叫揽星门,门外东西有两个牌坊,分别是德配天地坊和道贯古今坊。揽星门内一座状元桥,过了桥就是如今幸存的大成殿。大成殿后是明伦堂,明伦堂后是銮驾库。大成殿是中轴建筑,东侧是县学宫,学宫后是训导官署。大成殿的西侧建筑由南向北是忠义祠、节孝祠、县教谕官署。   如今的文庙仅剩大成殿,它坐北朝南,周围是枯黄的杂草和低矮的平房。两块石碑立在殿前,乃大明万历年间(公元1612年)重新修缮文庙时所留,上面的字迹因风化严重已经变得模糊,主要记载了修建文庙的经过和捐资修建人的名字。   大成殿是一座砖木结构建筑,殿高18米,长25米,大厅面积204平方米。灰色砖瓦,木结构的房梁,屋顶两端有温兽。殿内的地面铺着30厘米的方砖。八根约40厘米的立柱直冲房梁,下面垫有石鼓墩,上面还刻有荷花的图案,纹路清晰可见。   
古城

今河北省阜城县的由来

文章TAG:阜成清朝阜成门干什么

最近更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