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婚礼词 > 贺词大全 > 古代婚礼仪式全流程图片,古时候婚礼什么样

古代婚礼仪式全流程图片,古时候婚礼什么样

来源:整理 时间:2023-11-10 06:10:56 编辑:婚礼策划 手机版

本文目录一览

1,古时候婚礼什么样

中式婚礼 大红花轿、浩浩荡荡的迎亲仪仗队、拜天地、掀盖头、凤冠霞帔状元服……中式婚礼上,传统的喜庆与热闹,把吉祥和祝福以最热烈的方式送给一对喜结连理的新人。虽说中式婚礼听起来有些老套,可如今却是个新鲜玩意儿。 中式婚礼讲究“天地人和谐”的哲学,以及人们祈福迎祥的心理,在中国传统意义上,婚姻不仅仅是两个人的事,还是两个家族以及社会关系的事。需要一系列仪式反映婚姻庄重,引起当事人以及相关人士的重视。所以,又叫“人前婚礼”。 以情动人,感谢父母、答谢亲朋好友,是中式婚礼上的一大重点,喝“多子汤”、饮“和睦酒”、吃“团圆饭”、敬“父母茶”等情节,让到场的每一位都感动至深。而新人也会因此感受到婚姻的庄重和家庭的责任。 中式婚礼之最 最经典的仪式:三拜九扣 最常用的色彩:红色 最新颖的亮点:花轿、凤冠霞帔 中式婚礼的优势 喜庆、热闹、感动。热闹的场面能充分照顾到新娘新郎以及双方亲友的个人情感,体现出具有中国传统意义的文化。 中式婚礼的缺点 繁文缛节比较多,整个婚礼下来,新人会感到很疲惫。 忌讳太多,稍不小心就会触霉头。 凤冠霞帔又重又厚,穿戴起来很沉,尤其是夏天的时候,会很热。

古时候婚礼什么样

2,中国古代结婚步骤详细过程是怎样的有什么讲究和忌讳

古代婚礼讲究一曰纳采,二曰向名,三曰纳吉,四曰纳征,五曰请期,六曰亲迎,这就是古代婚礼所分的六个阶段,俗称“六礼”。一、古代六礼1、纳采:这是议婚的第一阶段,男方请媒提亲后,女方同意议婚,男方备礼去女家求婚,礼物是雁,雁一律要活的。为何用雁?雁为候鸟,取象征顺乎阴阳之意,后来又发展了新意,说雁失配偶,终生不再成双,取其忠贞。2、问名:是求婚后,托媒人请问女方出生年月日和姓名,准备合婚的仪式。?3、纳吉:是把问名后占卜合婚的好消息再通知女方的仪礼,又叫“订盟”。这是订婚阶段的主要仪礼。古俗,照例要用雁,作为婚事已定的信物。后发展到用戒指、首饰、彩绸、礼饼、礼香烛、甚至羊猪等,故又称送定或定聘。4、纳征:是订盟后,男家将聘礼送往女家,是成婚阶段的仪礼。这项成婚礼又俗称完聘或大聘、过大礼等。后来,这项仪式还采取了回礼的做法,将聘礼中食品的一部或全部退还;或受聘后,将女家赠男方的衣帽鞋袜作为回礼。聘礼的多少及物品名称多取吉祥如意的含意,数目取双忌单5、请期:送完聘礼后,选择结婚日期,备礼到女家,征得同意时的仪式。古俗照例用雁,礼品一般从简,请期礼往往和过聘礼结合起来,随过大礼同时决定婚期。6、亲迎:就是新婿亲往女家迎聚的仪式。这项仪礼往往被看做婚礼的主要程序,而前五项则当成议婚、订婚等过渡性礼仪。二、古代婚礼要准备的东西1、花轿:花轿成为传统婚礼的核心部分是从南宋开始的。分四人抬、八人抬二种。又有龙轿、凤轿之分。轿身红幔翠盖,上面插龙凤呈祥,四角挂着丝穗,有钱人家娶亲为五乘轿,花轿三乘,娶亲去的路上迎亲太太坐一乘,其余二乘由压轿男童坐,迎回时新娘、迎亲、送亲各坐一乘;另有二乘蓝(或绿)轿,用蓝呢子围盖,上面插铜顶,由新郎、伴郎各坐一乘。2、旗锣伞扇:在迎亲队伍之中,花轿之前。令整个迎亲仪式热闹、壮观。3、鞭炮:迎亲礼车在行列途中,应一路燃放鞭炮表示庆贺。4、火盆:放置于大门口的一盆火,让新娘跨过去,寓意婚后的日子红红火火。5、盖头:古时新娘身着凤冠霞帔的同时都用红布盖头,以遮羞避邪,红色取吉祥之意。这块盖头要入洞房时由新郎揭开。6、秤杆:入洞房后,新郎用秤杆挑去新娘的红盖头,取意“称心如意”。

中国古代结婚步骤详细过程是怎样的有什么讲究和忌讳

3,古代王爷的联姻婚礼的过程

《五礼通考》曾说,自后齐以来,不管天子庶民,婚礼“一曰纳采,二曰向名,三曰纳吉,四曰纳征,五曰请期,六曰亲迎。”这就是古代婚礼所分的六个阶段,俗称“六礼”。 一、纳采:这是议婚的第一阶段,男方请媒提亲后,女方同意议婚,男方备礼去女家求婚,礼物是雁,雁一律要活的。为何用雁?雁为候鸟,取象征顺乎阴阳之意,后来又发展了新意,说雁失配偶,终生不再成双,取其忠贞。二、问名:是求婚后,托媒人请问女方出生年月日和姓名,准备合婚的仪式。三、纳吉:是把问名后占卜合婚的好消息再通知女方的仪礼,又叫“订盟”。这是订婚阶段的主要仪礼。古俗,照例要用雁,作为婚事已定的信物。后发展到用戒指、首饰、彩绸、礼饼、礼香烛、甚至羊猪等,故又称送定或定聘。四、纳征:是订盟后,男家将聘礼送往女家,是成婚阶段的仪礼。这项成婚礼又俗称完聘或大聘、过大礼等。后来,这项仪式还采取了回礼的做法,将聘礼中食品的一部或全部退还;或受聘后,将女家赠男方的衣帽鞋袜作为回礼。聘礼的多少及物品名称多取吉祥如意的含意,数目取双忌单。 五、请期:送完聘礼后,选择结婚日期,备礼到女家,征得同意时的仪式。古俗照例用雁,礼品一般从简,请期礼往往和过聘礼结合起来,随过大礼同时决定婚期。六、亲迎:就是新婿亲往女家迎聚的仪式。这项仪礼往往被看做婚礼的主要程序,而前五项则当成议婚、订婚等过渡性礼仪。这些形式中有一部分出于社交关系的需要,如女家的“添妆”,到男家时的“开揖”、“闹洞房”等,都是确立社会关系的仪礼。纯属亲迎部分的仪式,一般用花轿,分双顶或单顶,扶亲妇上轿的“送亲嫂”,陪新郎至女家接人的“迎亲客”,都各有要求,起轿、回车马、迎轿、下轿、祭拜天地、行合欢礼、入洞房??每一过程又都有几种到十几种形式,大多表示祝吉驱邪。亲迎的季节,一般选在春天,州以农立,适逢农闲,丰收为是,正好婚配。
会风光,其实和平常百姓嫁女儿没什么不同,只是要隆重很多,衣服要好,人来的很多,朝中的文武百官可能会来,皇上肯定会来,皇后也会,但其他妃子不一定。如果丞相女儿逃婚了,由丞相的另一个女儿代嫁了,王爷的儿子如果对另一个女儿有好感的话,应该没啥意见,但如果是父母的命令的话,点名要逃婚的女儿,那可能就要闹了俯处碘肺鄢镀碉僧冬吉,肯定闹到皇上那里

古代王爷的联姻婚礼的过程

4,汉代婚礼如何举行

传统结婚仪式 1.祭祖 男方在出门迎娶新娘之前,先祭拜祖先。 2.出发 迎亲车队以双数为佳。 3.燃炮 迎亲礼车行列在途中,应一路燃放鞭炮以示庆贺。 4.等待新郎 礼车至女方家时,会有一男童侍持茶盘等候新郎,新郎下车后, 应赏男孩红包答礼,再进入女方家。 5.讨喜 新郎应持捧花给房中待嫁之新娘,此时,新娘之闺中密友要拦住新郎,不准其见到新娘,女方可提出条件要新郎答应,通过 后才得进入。 6.拜别 新人上香祭祖,新娘应叩拜父母道别,并由父亲盖上头纱,而新郎仅鞠躬行礼即可。 7.出门 新娘应由福高德劭女性长辈持竹筛或黑伞护其走至礼车,因为新娘子在结婚当天的地位比谁都大,因此不得与天争大。 8.礼车 在新娘上礼车后,车开动不久,女方家长应将一碗清水、白米撒在车后,代表女儿已是泼出去的水,以后的一切再也不予过 问,并祝女儿事事有成,有吃有穿。 9.掷扇 礼车起动后,新娘应将扇子丢到窗外,意谓不将坏性子带到婆家去,扇子由新娘的兄弟拾回,掷扇后必须哭几声,且在礼车 之后盖「竹筛」以象征繁荣。 10.燃炮 由女方家至男方家的途中,同样要一路燃放礼炮。 11.摸橘子 迎新车队到达新郎家时,由一位拿着橘子或苹果的小孩来迎接新人,新娘要轻摸一下橘子,并赠红包答礼。这两个橘子 要放到晚上,让新娘亲自剥皮,意谓招来「长寿」。 12.牵新娘 新娘由礼车走出时,应由男方一位有福气之长辈持竹筛顶在新娘头上,并扶新娘进入大厅。进门时,新人绝不可踩门 槛,而应横跨过去。 13.喜宴 时下颇流行中西合壁式的婚礼,大都在晚上宴请客人同时举行观礼仪式,在喜宴上,新娘可褪去新娘礼服,换上晚礼服向 各桌一一敬酒。 14.送客 喜宴完毕后,新人立于家门口送客,须端着盛香烟、喜糖之茶盘。 15.闹洞房 新人被整之灾情大小,端视新人是否曾在其他的婚礼上戏弄别人,或平素待人够不够忠厚等。
汉式婚礼 婚礼是“礼之本”。《昏义》说:“共牢而食、合卺而饮,所以合体同尊卑,以亲之也。”新人结发为婚,在仪节上不能没有一个过度。共牢而食、合卺而饮,正是要体现夫妇一体、彼此亲爱的意思。 五一婚礼的核心,就在“共牢而食、合卺而饮”。我们选取社区一处草坪,草坪上有一株松。我们以松作为婚礼的背景。树下绿草如茵,红花点点。 我们设几案于树下。 几案上设三品荤菜。这些荤菜即称为“牢”。古汉人食俗,类似今天的份餐制,各种食物人均一份。所以,新夫、新妇席前,主食黍和稷,以及调味用的酱、菹、醢、湆均各一份。但婚礼特殊。荤菜仅一份,放在两人的饭菜之间,供新夫、新妇一起食用,称为“共牢而食”。 古人饭后要“酳”,就是以酒漱口,既为了清洁口腔,同时也有安食的作用。“酳”有三次,称“三酳”。婚礼中三酳的酒器,前两次用爵,最后一次用卺。所谓卺,就是将匏对剖而成的瓢,夫妇各执一片而饮,称为“合卺而饮”。 我们准备好一切,新夫、新妇着汉式婚礼服携手而来,隔几案相对跽坐。两伴娘作为侍者随其后,跽坐在夫妇斜侧方。我们汉未央的十多位来宾,一律穿汉服,跽坐在夫妇身后。 在场朋友应记得当时情景。社区里另有一家举办婚礼,萧条冷落无人观看,居民们都涌向我们这里。观礼者虽多,却不喧哗。尤其当我作为赞者起身诵赞辞,气氛十分安静、庄重。赞辞由秦风君起草,安然君手书—— 兹尔新婚 有宴来宾 咸集致贺 恭祝连理 赞曰: 惟天地以辟 万物滋养于斯 日受其精 月润其华 天理之奥含于其中 人以婚姻定其礼 三牢而食 合卺共饮 自礼行时 连理成 比翼具 虽万难千险而誓与共患 纵病苦荣华而誓不与弃 仰如高山哉 其爱之永恒 浩如苍穹哉 其情之万代 相敬如宾 各尽其礼 家合事兴 不变不易 天长地久 为尔佳缘 特为赞颂 赞者:汉未央 诵赞毕,新夫新妇开始行“共牢而食、合卺而饮”之礼。侍者为夫妇夹一菜,夫妇尝一口。如此直至三菜尝遍。每菜尝一口而已,新婚第一餐简朴,进食有仪式性,真正进食很少。接着,侍者为夫妇斟酒,夫妇并不饮用,漱口之后即吐出。 由《士昏礼》可知,先秦婚礼相当简朴,不仅成婚的菜肴仅数品,而且没有庆贺和举乐的仪节,与今日竞奢斗富的婚礼相比,反差鲜明。《礼记·郊特牲》说:“昏礼不用乐,幽阴之义也。乐,阳气也。”即便如此,我们仍准备了古乐作为背景,因现场缺音箱,所以音量轻微,等于无乐。可幸虽无乐,现场却不闹。共牢合卺是无声的仪式,原想无声会镇不住场。出乎意料的是,众多观礼者却能与新夫新妇、与汉未央的汉服宾客们一起度过这安静的仪式过程。 仪式毕,新夫新妇互行揖礼,座中汉未央宾客齐声赞诵“天长地久,为尔佳缘”,并一同行揖礼。 古汉人看待婚礼,如同看待国家间歃血为盟、看待兄弟间结拜为盟,男女夫妇的婚约,本质在于盟誓。而盟誓本身含有永恒性。所以说“山盟海誓”。破坏这种应当永恒的约定,要受到起码是道义的惩罚,因此盟誓有咒语的性质。婚约亦然。而古汉人以人法天,自然界的万物,乃是天阳、地阴所化生。男女则是社会的阴阳两极,是人类的渊源,是一切伦理的起点。 正因为看到了婚约的哲学本质,古汉人的婚礼不奢侈、不喧闹、不嬉戏,而是以恭谨、庄严的心来对待。

5,中国古代结婚步骤详细过程有什么讲究和忌讳

三书六礼   聘书:订亲之书,男女双方正式缔结婚约。纳吉(过文定)时用。   礼书:过礼之书,即礼物清单,详尽列明礼物种类及数量。纳征(过大礼)时用。   迎亲书:迎娶新娘之书。结婚当日(亲迎)接新娘过门时用。   纳采:古时婚礼之首,属意女方时,延请媒人作媒,谓之纳采,今称 “提亲”。   问名:男方探问女方之姓名及生日时辰,以卜吉兆,谓之问名,今称 “合八字”。   纳吉:问名若属吉兆,遣媒人致赠薄礼,谓之纳吉,今称 “过文定”或“小定”。   纳征:奉送礼金、礼饼、礼物及祭品等,即正式送聘礼,谓纳征,今称 “过大礼”。   请期:由男家请算命先生择日,谓之请期,又称 “乞日”、今称 “择日”。   亲迎:新郎乘礼车,赴女家迎接新娘,谓之亲迎。   2.换庚谱   媒人提亲后,若男女双方八字相合,没有相冲,便互相交换两家的庚谱,作为订亲的最初凭据。   3.过文定   为 “过大礼”之前奏,通常在婚礼前一个月举行。男家择定良辰吉日,携备三牲酒礼至女家,正式奉上聘书。   过大礼   订亲之最隆重仪式,约在婚前十五至二十天进行。男家择定良辰吉日,携带礼金和多种礼品送到女家。   安床   择定良辰吉日,在婚礼前数天由好命佬将新床搬至适当位置。然后,在婚礼之前,再由好命婆负责铺床,将床褥、床单及龙凤被等铺在床上,并撒上各式喜果,如红枣、桂圆、荔枝干、红绿豆。安床后任何人皆不得进入新房及触碰新床,直至新人于结婚当晚进房为止。   结婚当晚,新人进新房后可让小孩在床上食喜果,称为 “压床”,取其百子千孙之意。   新郎的同辈兄弟可以闹新房,古时认为 “新人不闹不发,越闹越发”,并能为新人驱邪避凶,婚后如意吉祥。   嫁妆   收到大礼后,女家的妆套须最迟于结婚前一天送到男家。这批大箱小箱的嫁妆,为女家身份与财富之象征。嫁妆除珍贵的珠宝首饰外,主要是一些象征好兆头的东西,如:剪刀(蝴蝶双飞)、痰盂(子孙桶)、尺(良田万顷)、片糖(甜甜蜜蜜)、银包皮带(腰缠万贯)、花瓶(花开富贵)、铜盆及鞋(同偕到老)、龙凤被、床单及枕头一对、两双用红绳捆着的筷子及碗(有衣食)、七十二套衣服,用扁柏、莲子、龙眼(丰衣足食)。   上头   男女双方在婚礼前夕,择定良辰(男方要比女方早半个时辰,即一小时前),进行上头仪式。这种仪式须由 “好命佬”及“好命婆”(分别是男女双方的长辈或亲友,择父母子女健在,婚姻和睦者)在男女双方各自家中举行。   一对新人均要穿上睡衣,女方应选择一个看见月亮的窗口案上,燃起龙凤烛,点起清香一炷,连同莲子、红枣、汤丸三碗,每碗六个或九个、生果、烧肉及鸡心向天参拜。男女双方并要准备尺、镜、剪刀、即所谓 “龙头镜、较剪尺”,取其光明继后之意,让“好命佬”及“好命婆”替新人梳头,一面梳,一面说:一梳梳到尾,二梳梳到白发齐眉,三梳梳到儿孙满地,四梳梳到四条银笋尽标齐。   上头象征一对新人已步入 “成人”阶段,并祝福他们同偕白首。   迎亲   现今,接新娘是整个婚礼的一大高潮。新郎在戥串石的陪同下,携着花球迎接新娘。当抵达女家后,第一关便是 “入门”。若要顺利接得美人归,必须经过一连串智力及体能测试,必要时还加上歌情话,但最重要的还是丰厚的“开门利是”,众姊妹满意后才开门。入门后须留意的地方包括:   姊妹接过开门利是后,应从中抽出一成至五成封回利是给男家兄弟,上写 “姊妹茶点金”。   新郎应以花球迎娶新娘(新娘不可自制花球)。   新郎顺利入门后,姊妹应以茶点招待兄弟。   开门后,新娘应由大姐或伴娘带领出来交给其父亲,再由父亲交给新郎,正式行夫妻见面礼。   新人先拜天地,再拜祖先。   新人再向双亲奉茶跪拜(若依照旧式俗例,新人未到男家拜见翁姑之前,不可跪拜。即是新人应站着奉茶给岳父岳母。不过现时已没有这么讲究,想跪便去跪,以示心意)。   新娘准备两封利是,分别为威旺金及满堂利是,过门后交予家姑。   出门   在露天地方,由大姐或伴娘撑起红伞护着新娘,意指开枝散叶。 大姐及众姊妹一边行,一边向上空、伞顶及花车顶撒米(可加红绿豆),用来 “喂金鸡”,意思指鸡啄米后便不会啄新娘。   吉时,女子出门时须由大姐背着上花轿,据说新娘双足是不可沾地的,否则便会带来麻烦。但现时即使有大姐陪同,也是自行步上花车的。最后上花车前,新娘子应向送行的亲友鞠躬,以示谢意。   出门后,如果在送亲的路上,遇到了另一拔新娘,无论门第贵贱,这两个新娘必交换手帕,结拜为姊妹,其时,鞭炮齐鸣,贺之,谓为缘分。   过门   过门指新娘由女家出门后正式踏入男家,拜见翁姑及男家其它长辈。   三朝回门   三朝回门指在婚后第三天,新妇由夫婿陪同下,带备烧猪及礼品回娘家祭祖,甚至小住一段日子,然后再随夫婿回家。
古代汉族婚俗 三成事: 应亲与求亲:男子到了一定年龄后,便由父母张罗求个好亲。首先找媒人,找好媒人后,介绍家里情况,自己要求的目标,给媒人媒礼,展示自己聘财等物。媒人便去到相应的家去说 介绍男方家怎样。若女方父母同意后,可由男方到女方家或女方到男方家去相亲(古代男子女子并不能亲自去 只能由其父母代劳)由双方父母谈话介绍两家情况 男女双方条件等 若双方同意 便会互赠订婚信物 如玉配 等等 或者 若女方同意, 女方便会给男方送上一盏茶 男方认为可以的话喝茶后即在桌上放上“茶钱”(多少不限,但须双数)喝过茶。 就算答应婚事了 订亲: 问名;若男女双方八字相夹,没有相冲,双方便会互赠庚帖,上写着二人的名字 生辰八字 年龄 等,作订亲的凭据。 纳吉:定亲后,男方选定黄道吉日来过大礼,过几天后正式行礼 过大礼:在婚前十五至二十天,在吉日那天,男方送聘礼,聘钗,婚书到女家求婚 (安床):在婚礼前数天由好命妇将婚床搬至适当位置。然后,在婚礼之前,再由好命妇负责铺床,将床褥、床单及龙凤被等铺在床上,并撤上各式喜果,如红枣、桂圆、荔枝干、红绿豆及利是。安床后任何人皆不得进入新房及触碰新床,直至新人于结婚当晚进房为止。 (嫁妆):女方要准备嫁妆在婚礼那天带过去。嫁妆是女方家身份与财富的象征。嫁妆包括 铜镜 各种饰物 金钱财宝等 (婚前):男方祭祖-出门迎娶新娘之前,要先祭拜祖先,禀告婚事已定,祈求保佑。女子则在上较前由母亲为其梳洗打扮好 盖上红盖头 成礼: 迎亲:古代婚礼都在傍晚举行。迎亲是整个婚礼的一大高潮。新娘由姐姐或伴娘带出来交给父亲,再由父亲交给新郎。离开新娘家前,新郎新娘分别向父母 岳父母叩拜道别。大花轿。六人 八人 十二人抬为佳 新娘到男方家后,由新郎家女眷亲自打开轿门请下新娘 再由男方一位有福气之长辈(也多为女性)将一打成同心结的红绳带交给新郎新娘 二人之间互牵着红绳走进礼堂 忌踩门槛:门槛代表着门面,新娘一定要从门槛上跨过去。并由女童手持铜镜照在新郎新娘身上,以求幸福圆满 拜堂:婚礼的正式部分。在堂前,由仪宾主持 新郎新娘站列 拜天地,父母;夫妻对拜,乐起,礼成 礼后:第二日早晨,新郎新娘一同拜见公婆,新郎也要将家里的所有亲属介绍给新娘 然后 新郎新娘向长辈奉茶,第三日,新娘和新郎同去合祭祖先,新娘便正式成为了这家人,婚礼正式结束。 婚后 新郎还要准备谢媒人的钱 叫做谢媒礼 也可以闹媒人等 表示感谢 古代婚礼叫做“小登科” 因此男女的结婚礼服要喜庆 庄重多为大红色礼服 男子打扮的庄重 正式 通常在身上披一条红绸巾或戴大红花 新娘着红色吉服 上绣吉祥凤鸾的图案 将头发盘起来 也就是俗称的上头 化上妆 头戴凤冠.
文章TAG:古代婚礼婚礼仪式礼仪古代婚礼仪式全流程图片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