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婚礼词 > 祝福语 > 朝鲜族婚礼,有关朝鲜族的婚礼

朝鲜族婚礼,有关朝鲜族的婚礼

来源:整理 时间:2023-04-08 16:29:46 编辑:四度婚礼 手机版

本文目录一览

1,有关朝鲜族的婚礼

现在大部分都穿婚纱. 但在婚礼结束后都会换上韩服给客人倒酒. 新娘婚后会到新郎家住几天.那时也穿韩服. 穿韩服时头发都是盘起来的. 也有办传统婚礼的. 那时穿婚礼专用的韩服(比普通的豪华,颜色大部分是红色). 头发盘起来后会插上有两条长布的头饰. 还会在脸夹上画两个红色小圆.
拍照时民俗传统服装和婚纱都穿。 举行婚礼时会穿婚纱的。 也没什么特别要求。
上网查查就知道了`

有关朝鲜族的婚礼

2,朝鲜族婚礼流程 朝鲜族婚嫁习俗有哪些

朝鲜族的人对于婚事可以说是非常慎重的,他们举行的婚礼仪式也是非常隆重的。同宗是绝对不允许通婚的,表亲也是绝对不允许结婚的,这是普遍戒律。现在随我来了解 朝鲜族婚礼 流程。 朝鲜族婚礼 流程: 朝鲜族的传统婚礼包括两方面的内容,那就是新郎婚礼和新娘婚礼。新郎骑马去迎亲,然后在新娘家举行的婚礼就叫做新郎婚礼,一般按奠雁礼、交拜礼、房合礼、席宴礼等这样的顺序来进行的。我们来对这几个环节进行更多了解吧! 奠雁礼:新郎迎亲时需要带一只彩色模雁去女方家,放到新娘家客 房门 外的小桌子上,然后把模雁往前轻轻推三次,最后行跪拜礼。雁是双双高飞,至死不离的一种鸟类,奠雁象征新郎新娘像雁永远不会分离,忠贞的爱。 交拜礼:在行了奠雁礼后,新郎、新娘一内一外相互进行跪拜,还要互敬交杯酒。 房合礼:交拜礼后,新郎才能进到新娘房间同新娘见面。 席宴礼:就是新郎接受婚席。桌上摆满各种糕饼、糖果和鸡、鱼、肉、蛋等食物,宴席结束时要上饭上汤,汤底下有3个主熟鸡蛋同,新郎吃一两个熟鸡蛋,再留一至两个给新娘吃。 上面我给大家介绍了 朝鲜族婚礼 流程,下面来看看朝鲜族婚嫁习俗有哪些吧! 1、朝鲜族青年男女若在相互学习或一起劳动时产生了爱情想要订婚时,必须向双方家的父母表明心意,然后男方家的父母会带着儿子到女方家求婚。如果女方家的父母拒绝见面,那就比较不好谈了。如双方父母见面,男女青年可以在旁边听但不要说话,既然在谈了婚事就有成功的可能。 如果能谈妥,男青年则要先向女方父母叩头,然后女青年再向男方的父母叩头。而且男女青年还要当场表示愿意赡养双方老人。 朝鲜族的习俗要求男方在婚前把彩礼送到女方家,结婚时男房家的新人里的所有家俱、生活用品、床上用品等都是要女方家里准备的,是作为嫁妆的。所以朝鲜族结婚女方家的压力会比较大一些。 2、在农村里新娘是坐着牛车来到男方家的,男方的家长和哥嫂、亲属都会来到村边接她们,当新娘子到来的时候就边跳舞边迎接,一直到跳舞跳到家门口。家门口应铺好红地毯,新郎将抱着的新娘放下后,拉着新娘的手进入新房。 我总结:以上关于 朝鲜族婚礼 流程及朝鲜族婚嫁习俗有哪些的相关内容我今天就给大家介绍到这里吧!每个地方结婚的风俗都是不一样的,如果男女双方不是同一城市的则都按照当地的习俗举行仪式,这样做会更加人性化的。

朝鲜族婚礼流程 朝鲜族婚嫁习俗有哪些

3,请指点朝鲜族婚俗

现在朝鲜族举办婚姻,一般是"女嫁"和"男娶"同时进行的,是一种中国的迎亲形式和朝鲜传统婚俗仪式相结合的混合体。 到了结婚日,新郎带着"婚函"由傧相陪同前往新娘家迎娶。新郎一行到新娘家以后,由岳母接受"婚函"。然后,新郎在新娘家男眷们的陪同下接受"大桌"。"大桌"上除各种佳肴外,有两样东西必备:一是叼着红辣椒或红枣的整鸡,另一样是埋着三个鸡蛋的一碗大米饭。鸡蛋是新郎必吃的事物,但只许吃两个,另一个则留给新娘吃。"大桌"上的食品在大家共享之前,每样都拣出来一些单独包起来送给新郎的父母眷,让他们知道新娘家款待新郎的情况。新郎吃完饭后,新娘告别父母随同新郎前往新郎家。新娘一行到新郎家后,单独安排在一间屋里,在女傧相的陪同下接受"大桌"。"大桌"上的食物要全部留下,待回娘家时带回去。到晚上,新郎家举行娱乐会。第二天早晨进行"新娘献礼",新郎和新郎家的亲眷们各坐一旁,新娘按照长幼和远近的顺序一一敬酒,并馈赠一件礼物,礼物一般为衣料或服装。在婚后的第二天或第三天,新郎跟新娘一起返回娘家省亲,饮宴欢乐。至此,婚事才算全部结束。 彩礼双方协商一下就可以了!家境好的多给,不好的少给咯! 要去新娘家迎娶的! 最后祝福一对新人,早生贵子,白头到老!

请指点朝鲜族婚俗

4,朝鲜族婚俗

朝鲜族婚俗制度为一夫一妻制。按照传统习惯,近亲、同宗、同姓不婚。“男主外,女主内”是一种普遍习俗。从说媒到结婚要经过六次礼节,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币”、“请期”和“迎请”。 朝鲜族婚俗简介 朝鲜族婚礼有奠雁礼、交拜礼、房合礼、席宴礼等。新郎去新娘家迎亲,要带上用木头做的大雁,象征新婚夫妇像大雁一样忠贞爱情,永不分离。新娘家会为新郎办丰盛的喜宴。新郎坐在案前,须先喝3杯酒。喜案上最为醒目的是煮熟的整鸡,鸡嘴上衔着通红的辣椒。民间传说红为阳,可以驱邪避鬼,也隐喻早生贵子。在饭碗里要埋上3只鸡蛋,新郎吃一半,新娘吃一半,寄寓生儿育女、生活美满的良好祝愿。新郎新娘互换礼品后,要行交拜礼。新郎新娘离开新娘家时,要一起向新娘父母及长辈辞行,新娘要带上嫁妆和礼品。过去,新郎骑马,新娘坐轿,现在都改成坐小汽车了。 新娘到新郎家后,同样会受到热情隆重的欢迎和接待。新娘也要接受喜宴,并从满桌丰盛的佳肴中拨出一部分送回娘家,以示自己在婆家受到了隆重的接待。上宾们回家前要到洞房去,叮嘱新娘上敬公婆,下爱弟妹,夫妻和睦,好好过日子。晚上,要举行热闹红火的家庭娱乐会。 结婚第二天,新娘要为全家做早饭,露一露自己的厨艺。早饭后要行“舅姑礼”。新娘把准备好的礼物拿出来,一一赠给公公婆婆和小叔子、小姑子及其他近亲属。最后,把礼物送给新郎,然后两人互相对拜。第三天,新娘伴着新郎,带上丰美的食品,高高兴兴地双双回娘家,叫“回门”,婚礼圆满结束。 朝鲜族婚俗礼仪 朝鲜族自古以来很重视礼节,素有“东方礼仪民族”之美称。结婚是人生的终身大事,所以尤其讲究婚姻之礼仪、习俗。朝鲜族婚俗同其他风俗一样,是在共同的社会生活中,自发地逐步形成的一种社会精神现象。它以吉祥为着眼点,派生出形式不尽相同,又互有影响的作法,世代相沿而成风俗。身份的高低,生活的贫富,地域的不同,婚俗难免有很多差异。但有一点是需共同遵守不能违背的,这就是同宗之间、表亲之间不能通婚。这种禁止近亲通婚的规定,是朝鲜族美德善俗之一,沿袭至今不变。传统婚姻的程序大多分为议婚、纳采、涓吉、亲迎等等环节。 议婚:就是商谈订婚。男方看中或听媒人介绍,得知某家的闺女人才出众,品德好,有家教,就请媒人去女方求婚。朝鲜族过去正式充当媒人的均为男子。媒人要衣冠整齐,言行合礼,能说会道。媒人要向女方家长介绍男方的年龄,学识、职业、家教等主要情况。女方主婚人如有意许婚,男方主婚人则提出请婚书,女方主婚人复许:婚书,于是正式订婚。旧时,这一切均由父母包办。产生过许多悲:剧,出现过许多笑话。现代的婚姻,多数是古今合璧式。虽然以男女双方情投意合为基础,但还必须请有威望的亲友去正式求婚。许婚下。要带领新郎去女家,从女方父母开始,按辈份行叩头礼认亲。杖算正式订婚。男方带来烟酒糖果,女方摆上亲的饭菜,这叫喝订婚酒。过一段时间,男方主婚人准备好礼品带领主要亲戚去女家认亲。女方请来亲友作陪。酒入高潮,唱歌跳舞,祝贺订婚。现在多请人录相,以留作纪念。男方主婚人等辞行之前,女方还要摆酒送行。当晚新郎要留宿。住一、二天后,向家。归家时多数与未婚妻同归。其未婚妻住数日走时,要给一些礼物或钱,以表心意。 纳采:就是送生辰八字,看“宫合”(即合婚)。时间在前述经媒人介绍,女方有意许婚后,男方送求婚信女方复许婚信时进行。纳采仪式,首先选定送纳采文的使者,多半为新郎的叔父或兄长(也可堂叔、堂兄)。送纳采文的早晨先到祠堂(或祖宗龛)告禀,女方接,纳采文后也要告禀祠堂(或祖宗龛),并招待使者。建国后,“合婚”的观念已逐渐淡薄。但在老年人中,仍个别地残留着旧有观念。 涓吉:旧礼的涓吉,由女方择日之后通知男方。现代决定婚期,根据双方准备的情况,以男方为主,双方口头商定,不迭涓吉书。在确定婚期上仍有些人讲究择日习俗,父母结婚月,男女双方生月,服丧期不结婚。 纳币:纳币就是在结婚前一日新郎家给新妇家送礼。朝鲜族古代不提倡受采礼。主张“心悦而目挑之,取男女相悦,然即为之”,“无财娉之礼,有受财者,人共耻之”。《四礼便览》也规定“少不过两,多不逾十”。这一美俗为历代所沿袭,但近代有大索采礼之风,使新人与父母负担加重,也拆散了一些美满婚姻。 亲迎:即迎娶新妇。朝鲜族古有入赘婚、服务婚习俗。即男子先就女家,无偿劳动3年,然后再完婚。初在女家成婚,后归男家。由此留下新郎婚礼和新妇婚礼之分。清末甚至解放前,婚礼通常分两段进行。第一段在新妇家举行,第二段在新郎家举行。 奠雁礼:“奠雁”是古六礼中的重要程序,取雁之忠贞不二,爱情专一,以喻夫妻之美德。其雁为木制模型,涂以彩绘。奠雁开始,女方迎接使者向新郎行跪拜礼,表示欢迎。新郎也回拜。然后,新郎走到奠雁桌前跪下,奉雁者把木雁送给新郎。新郎双手接雁(头朝左),放在碟上,主人的使者收回木雁。新郎行叩拜礼后退两步站立。 交拜礼:奠雁礼后举行交拜礼。新妇由女家长辈(男性)扶至奠雁厅。新郎、新妇先对面站着,然后新郎朝南,新妇朝北跪下洗手,侍女递给手巾擦手。一同起立。这时新朗揭开新妇的蒙头红纱并向新妇作揖。新郎新妇互拜一次,然后新妇向新郎拜两次,新郎回拜一次。 合卺礼:合卺亦称“交杯”、“合瓢”、“饮同心酒”。古时婚礼把匏瓜剖成两个瓢,新郎。新妇各执一瓢饮酒,谓合卺酒。寓。意新人婚后合好如一,相亲相爱。朝鲜族合卺礼新郎站在东边,新妇站在西侧,合卺酒要饮两次。一次是“行砂杯酒”,再次是“行匏杯酒”。其作法:首先新妇用碗斟酒,恭敬地呈给新郎,新郎先作揖表示谢意,后接酒碗,先倒地少许后饮,少留些还给新妇,新妇喝尽。新郎也斟酒呈给新妇,作法同样。其次是用卺(匏)斟酒,其作法同行砂杯礼。合卺礼到此结束,新郎、新妇退场。这些是古代的朝鲜族婚礼仪式,现代的婚礼已取消这些礼节。有的即使喝交杯酒,也只是同饮一杯。 婚礼结束后,对盘(侍伴)引导新郎进新妇家妇客屋。上客安排在就近他人之家。新郎进屋后上婚席。有两张桌,一叫“大桌”只摆食品。另一桌,新郎在此用餐。在婚席上必须有一只烧熟的昂首挺胸的公鸡。鸡嘴里叼红辣椒。辣椒红色表示吉利,籽多象征多子多孙。还有三个剥皮的熟鸡蛋放在碟里或碗里。按习俗,放在碟里必须全吃,放在碗里可留给新妇一、二个。在鸡蛋里多偷放辣椒面,用来测验新郎智慧。席间,女方年轻人提“单子”,单子上写诗句,用来测验新郎知识。有文化的新郎自已回答,无文化的新郎,让侍伴回答。这样有问有答,情趣盎然。使婚宴进行得十分热烈火爆。最后把“大桌”食品分给提单子人。 以往,按旧式传统婚礼,新郎婚礼举行后,新郎当天不回家,要住在新妇家,少则三、四天,多则几个月,甚至生头一胎后,抱着孩子同归。再举行男家的新妇婚礼。现在皆已改为当天回归。女家举办新郎婚礼结束,新妇上轿(车)前,向父母行叩首礼告别。有祖父母者还要拜祖父母。新郎也要拜别新妇的父母。新妇父母要说:“我家的女儿没有教养,不懂事,领去后,望多多关照,培乔成人。”上客也回答致意。 入洞房:现代婚姻,入洞房前要举行娱乐晚会,尽情的玩闹,唱歌跳舞。入洞房后,按传统习俗要送来用筛子装的食品,夫妻共餐。淘气的年轻妇女们多凑来从门缝偷看、偷听他们怎么吃,说些什么。上炕前新郎必须为新妇解开袄带。因此朝鲜族妇女惯以“解袄带人”称呼白头偕老的丈夫。 见舅礼:结婚的第二天早晨,举行“见舅礼”。这是新妇拜见新郎的父母和主要亲威的仪式。室内放一张饭桌,铺白纸,公婆坐正座,公公坐东,婆婆坐西,其余按辈份坐好。对长辈近亲行四拜,其他一拜(现在均行一拜),并赠送从娘家带来的礼品。近代多赠送衣料,受礼者赠现金还礼。(公婆不在世可免此礼)。见舅礼结束后设宴招待。结婚第三天早晨,新妇脱婚装下地,在婆婆的指导下做头一顿饭。都会称赞新媳妇做的好。 东床礼:早时岳家称女婿为“东床”。东床礼是婚后新郎陪新妇去岳家的回门礼。朝鲜族叫“初行”或“新行”。这本是新郎带礼品叩拜岳家,新妇婚后回门的礼仪,但这一天,朝鲜族青年也有一些“玩闹节目。有些被请的年轻人,见新郎寒喧后,开始嬉戏,说新郎是“偷姑娘的罪犯”,抓住新郎的脚,吊起来“问罪”。新郎不承认就打腿肚子。新郎承认又不承认,就闹个不止。还要问其岳父母姓名等一些问题,要新郎回答。新郎求情,年轻人要新妇父母、嫂子作保。嫂子故意不作保,又要责难。闹够了,喝酒、吃饭,开娱乐晚会。住一、二日后,方回婆家。回来时,还要带些娘家的礼物。 朝鲜族婚礼过程 朝鲜族婚姻的移礼尽管因男方家生活水平不一而各异,但一般都要有”青缎”、”红缎”等上乘衣料送给女方家,供新娘做衣裳、裙子、被褥之用,这叫“纳币”。 到这时,结婚前的准备工作基本妥当了,于是对方便按选好的吉日举行婚礼。结婚仪式在新娘家举行。这一天,在迎亲队伍的最前头,有专人手捧用红包巾包裹的木雕大雁走在前头,新郎骑 马或坐轿居中,后面有一班随从人员跟着,叫“后行”。 “后行”一般是新郎的爷爷或叔叔等长辈,被称为“上客”或者 “上宾”。 新郎一行人来到新娘家后,新娘家用木盆(朝鲜族盛米或糕点 之类食品的用木头凿成的器皿)把木雁接过去,然后把新郎一行人 让进客房——“舍廊房”(耳房)。新郎在舍廊房戴上纱帽(这是过去朝鲜族人穿官服时所戴的 一种用丝织成的冠),系上冠带,显得高雅、文质彬彬。 新娘头上戴“簇头里”,这是一种类似花冠的东西,手戴“汉衫” (用五色彩绸衫和白色甲纱做成,用来遮新娘的手)。然后,新娘在“引进”(即前导人)的陪伴下,走进醮礼厅(举行结婚仪式的房子)。新郎站在东侧,新娘站在西侧。新郎先向新娘行鞠躬礼,然后用彩绸托着盏台向新娘让酒。新娘谢杯,将酒退回。醮礼仪式结束后,新郎便开始“赏大桌”,就是品尝已经摆好的 美味佳肴。这时新娘不陪坐,由新娘家来的客人和自家的亲戚们陪同。 新郎品尝后的饭菜要送到新郎家。新郎家接到新娘家的人送来的这份佳肴,先要在祠堂祭祀一番,然后全家同亲戚一道分享。新娘家送饭菜的目的是向新郎家表明他们是怎样款待姑爷的,而新郎家也可从中得知新娘家的家境如何。 行过醮礼仪式,新郎新娘便正式成为夫妻。新婚第一夜,新郎、新娘住的房间叫做“厢房”。 晚上,当新郎走进厢房的时候,新娘仍穿着在举行醮礼时穿的服饰,静坐在厢房。厢房一角点着两只蜡烛,另有一张小桌上摆着果品、糕点。靠近后窗的地方用屏风围起来。新郎一进厢房就脱下纱笠和“周衣”(朝鲜族出门或过节时穿的大罩衣,系一种礼服),走到新娘背后,两手从新娘腋下探过去,给新娘解开系在腭下的”簇头里”的带子,并脱下罗衫,然后把桌上的酒和点心给新娘吃。有的地方,人们在给新娘系“簇头里”的时候,故意把带子打很多结,叫新郎难以解开而逗弄新郎。 第二天早上,新娘家的亲戚聚在一起,新郎依次行礼,这叫“通常礼”。新郎根据这些人的辈分,或者跪拜,或者观礼。“通常礼”结束后,新娘家的亲威相继把新郎请到自家吃便饭,这叫做“认亲礼”。新郎在新娘家一般要停留三天。这期间,新娘所在村里的小伙 子们都来逗新郎玩耍,即试一试新郎机敏与否,或者提出许多稀奇古怪的问题让新郎回答,或者与新郎对诗,或者请新郎来跳舞。 三天过后,当新娘离开娘家时,新娘家就不摆设大宴了,这回该新郎家摆席了。新郎家也要布置一间醮礼厅,新娘就在醮礼厅“赏大桌”。新娘回婆家的第二天也举行“通常礼”,新娘也要到新郎家的主要亲威家吃便饭。新郎家还要给新娘家回敬佳肴。 新娘回婆家队伍的“后行”,也是由娘家的爷爷、叔叔等年长者组成。后行者临返回去的时候,新娘的爷爷或叔叔把亲家请到跟前,把孙女或者侄女交给亲家,并对孙女或者侄女嘱咐道:“你虽然生长在我家,现在已经出嫁了。从今往后,这家就是你的家了。”要她好好奉养公婆,夫妻要相亲相爱,一家人要和睦共处,要对得起祖先。新娘则遵奉长者的吩咐,面对着公婆发个誓,然后拜三拜。 到这时,婚礼才算最后结束了。过一个月或三个月或一年之后,新娘回娘家去。这时,婆家张罗着酿酒呀、烙饼呀、打糕呀,再套上车送到亲家去。

5,朝鲜族结婚的礼仪有哪些

  婚姻   朝鲜族青年男女在共同的劳动或学习中,产生爱情欲订婚时,必须先向各自的老人表明心意,以后,由男方父母带儿子去女方家求婚。如女方父母拒见,则预示婚事不谐。如双方老人见面,男女青年则可旁听,说明婚事有成功希望。如双方父母议妥,则男青年需先向妇方父母叩头,然后,女青年再向男方父母叩头。男女青年还必须明确表示愿意赡养双方老人,到此,亲事即告订妥。   订亲后,选吉日。由男方携佳肴至女家,由女方邀亲友共同饮酒。至夜幕降临,方撤下酒席,奏乐。不分男女老少,一同跳舞。唯女方父母告退归家,以表不忍女儿即将离家外嫁。   朝鲜族人无女方向男方索取财物的陋习,只由男方买些服装和姑娘所爱之物相赠,以表订亲之意。举行婚礼时,男女双方各备丰盛酒席。男方先备牛车,车上铺新被,新郎偕同二三名傧相,身穿礼服胸佩红花,去女家接新娘。至女家,新郎先被推进一无人的房间——室内摆放一桌丰盛酒席,女方给新郎连斟三杯酒。其后,新郎将酒菜各选一点,用一张白纸包上,带上一瓶白酒,请人送回自家,表示婚事惬意,女家招待甚丰。接着女家又给新郎送上一碗大米饭,里面埋上三个鸡蛋。新郎要剩半碗饭一个鸡蛋给新娘,象征此后共吃一锅饭,有难同当,有福同享,永成鸾凤之好。 傧相于席间也选一点菜肴,带回家中,以示同喜。   此仪式结束后,新郎新娘向老人行跪拜礼,以谢玉成。然后新娘带妆奁上车与新郎回家。   回归途中,赶车人故意把车赶进横垄地里任其簸簸,同车人欢笑一团,乐不可支。车进村边,村人穿民族服装,载歌载舞迎接新娘。此时由男家向赶车人献出一小桌酒菜。宴罢,赶车在村中转几圈,再乘兴将车赶到新郎家。新郎新娘下车后,步入屋内举行婚礼,仪式与在女方家相似。仪式后,在场男女老幼同歌共舞。此时,新郎新娘“三问三答”,其内容是对老人的尊敬、对幼辈的爱抚及双方海誓山盟之类的话语。宴罢,客归,新郎新娘入洞房。婚事完毕。
文章TAG:朝鲜族婚礼朝鲜朝鲜族婚礼

最近更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