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婚礼词 > 祝福语 > 结婚当天谁给新娘开脸,结婚当天给新娘开脸的时候需要对新娘说什么话吗

结婚当天谁给新娘开脸,结婚当天给新娘开脸的时候需要对新娘说什么话吗

来源:整理 时间:2023-11-20 12:58:18 编辑:婚礼策划 手机版

本文目录一览

1,结婚当天给新娘开脸的时候需要对新娘说什么话吗

您好 朋友这个都是随意的不用说什么话的或者你想说什么高兴点就可以了 没什么的 随意就好
我不会~~~但还是要微笑~~~:)

结婚当天给新娘开脸的时候需要对新娘说什么话吗

2,结婚有个习俗叫开脸开多少次

开脸,旧俗,是去除面部的汗毛,剪齐额发和鬓角的仪式。绞脸是一种古老的美容方式,亦称绞面、开面、开脸等,是在西亚、中亚到东亚历史久远的使用线除去妇女脸上的汗毛的美容手段。 中国旧时女子嫁人的标志之一。又称开面、绞面、绞脸。开脸有在上轿前在女家进行,也有娶到男家后进行。开脸人须是父母子女双全的妇人。用具有新镊子、五色丝线或钱币等。开脸后,要给开脸人赏封。在中国,从北方到南方,比如河北、江西、广西,都有妇女开脸的习俗。而且通常都是在女子出嫁前由女性长辈施行,是一种成人礼。女人一生开脸一次,之后如有离婚改嫁等不再开脸。有的地方开脸之前,主家要煮“开脸饺”分赠亲友以示吉祥,也有开脸时要唱开脸歌以预祝新娘生育的。  《红楼梦》第六回:“开了脸,越发出跳的标致了,那薛大傻子真玷辱了她。”《二刻拍案惊奇》第二五卷:“三日之前,蕊珠要整容开面,郑家老儿去唤整容匠。”  其常规操作程序如下,先用粉涂在面部,尤其是头发边缘处涂擦。之后用红色双线,变化成有三个头的“小机关”,两手各拉一个头,线在两手间绷直,另一个头只好用嘴咬住、拉开,成“十”字架的形状。这时,只需双手上下动作,那红色双线便有分有合。线挨到人的面部,便可将汗毛绞掉。这关目,多半是婶娘和嫂嫂来完成,也有叫搀妈奶奶做的。  新娘子开脸之前,新郎官必须先在新娘子脸上薅三把汗毛。此举听上去怪吓人的。薅三把汗毛,新娘子哪里受得了?!说法而已,不过是薅三次罢了,象征性的。这里有何象征含义?了解当地风俗的都知道,新郎肯动手,说明洞房花烛夜,一切如意,新娘子全新的人生是他揭开的。当然,新郎官不轻易动手,新娘子也不是随随便便让你动这手的。若是想动手则必须用一只去壳的熟鸭蛋,先在新娘子脸上抹上几抹。这里,实际上潜藏着新娘子想说的话,以及新郎官的认可。新娘子要求新郎官作此关目,意在表明,她原本和鸭蛋一样完美,是新郎官使她不再是黄花闺女的。不过,新娘子在忙着表明自身的时候,却忘了一件事,查一查新郎官婚前是否规矩。恐怕当时都没有现成的方法。这对新娘子来说,似乎不大公平。不知现时的新娘子们是否在意这一点,有无新的法子。没有探寻过,不得而知。 所以,开脸开一次就行了。
一次

结婚有个习俗叫开脸开多少次

3,天津结婚民俗

晚上结婚,这是天津比较特殊的一个
有 。。还有市里都是下午结婚 上午是二婚 周边的 是上午结婚 下午二婚 接亲时怀孕的人不能进 送亲 没有男的啊
天津都是在下午接新娘,彩车离新房不远的地方,就开始鞭炮齐鸣,然后新郎开车门领下新娘,庄重的走向新房,新郎的母亲在房内等候,先不开门,让新娘大声喊:妈妈开门!然后,门开并有一红包由新郎母亲递到新娘的手中。 亲属在新房稍坐片刻,就去酒店典礼。基本就是这些,上午都是各自准备,一般婚庆也能为你参谋。  关于彩礼,一般是男方给女方的起步价2万左右,不包括首饰。女方负责买男方的西装,家用电器。婚宴一般男方包女方三桌,其余的女方客人要女方自己花钱。认亲时女方要拿点心,其余的风俗还有很多,关键要看双方家里是不是有那么多讲究。新郎新娘在大婚前一天开始就不可以再见面了 直到典礼前 新郎将新娘迎下花车 ,老人都说这之前见面会被认为不吉利哦 不过现在这种迷信基本么有喽~~  新婚前一晚 新郎家里一般会找来新郎的朋友 或亲戚中的男孩子们(据说好像必须是处男的吧) 到新房里住一晚 老例儿讲究叫“童男压床” 新人卧室的床上四角再放四个苹果 图个吉利平安  再来说新娘家  自己家的姑娘马上就要到人家作媳妇了,新娘的母亲在大喜日子前一晚要给新娘梳头即“上头”并用两根细棉线叠着自下往上给新娘开脸, 还要准备4,6,8个双数倍数煮熟的红皮鸡蛋放进新娘随身的包里 (煮鸡蛋的习俗现在有的人家还是有的 但是开脸和上头 就很少见了哦 )  新婚当天 早上 新郎家大门前要张贴大红烫金的双喜字两对 新娘家门前同样,只是双喜变成了单喜字 同样向大家宣告喜讯  大喜之日 喜面是两家必定要准备的,用来招待四面八方赶过来贺喜的亲朋 一般的家里早分配好主厨打下手的各个角色从早上开始就要为中午这顿精致美味,  也有的人家会提前很久到外边饭店预订婚礼当天的这顿喜面。这配料丰富的打卤面条 第一炉面条出锅 还要分送给邻居朋友家里 以分享喜气图吉利(哎 说实话 也许我本人天生对吃的东西要求并不高 但是我觉得世界上最好吃的面恐怕就是参加婚礼时中午吃到的一碗喜面了吧 材料全味道好 寓意喜庆吉祥  该接新娘喽  新郎家里负责接亲的 一般是新人的女性的长辈带着一众女性的同辈 人数没有太具体的安排 一般为单数 3.5.7.等等 加上娶进门的新娘 一起接回来的人数正好为双数 意味“去单回双” 接亲的准备好红色的包袱皮 内要包新娘的嫁衣 婚鞋 准备好的头花 双喜字花 红色的龙凤花等 这些是要新娘要穿戴的  还有苹果四枚 准备好到娘家接亲的同时 还要用包袱里的两个苹果换娘家的两个苹果带回婆家 准备妥当 浩浩荡荡的接亲队伍就出发了~

天津结婚民俗

4,南京结婚的礼仪有哪些

南京人称“娶媳妇”,是婚姻中男方家的大喜事。男方“行聘礼”收到女家的“回盘”后,在吉期前一天晚上,新郎要携4个男童一起睡在喜床上,俗称“压床”。新婚当日,男家迎亲的彩轿要于申酉之时(约下午四五点钟)发轿,轿前鼓乐齐奏,并择年轻者4人,各手执一灯,随彩车至女家,谓之“迎亲宝轿”。彩轿抵达女家后,先要付“开门钱”才能“催妆”上轿。新娘乘轿到夫家门前,不能立即下轿着地,而需踩着铺在地上的毡席进屋。清代以米袋代席,取“代代相传”之意。接着,新郎新娘双双登堂举行婚礼。二新人先拜天地,再拜父母,夫妻对拜之后,饮交杯酒。礼毕,亲友邻里开始闹洞房。新婚次日晨,伴娘送来一碗莲子羹,让二人分吃,取“连生贵子”之意。然后,为新娘梳妆纹脸,称“开脸”,意即从此成为主妇。婚后3日,新娘由新郎带领拜谒祖先、会亲、入厨。南京人俗称入厨叫“煎豆腐”,即新娘下厨,把豆腐切成小方块,放在锅里用油煎,祈盼得到吉兆。俗谚云:“豆腐煎得黄,来年生个状元郎;豆腐煎得跳,新郎就坐八抬轿。”1个月后,新妇在夫婿陪同下回娘家,称为“回门”。清朝后期,亦有婚后3日、6日回门的。  婚礼仪式结束后,由伴娘相扶,送新郎新娘入洞房。两人盘膝坐于床头,男东女西,任人调笑,不言不动,谓之“坐富贵”,亦称“闹洞房”。众亲友四邻,不论尊卑的年轻男女,嬉笑涌进洞房,推一能说会道者领头“祝好辞”。此人手持花烛,说一句词,众人齐和一声好。词句长短不一,只要吉利上口即可,如:小小花烛朝上游(好!),我来照照新娘头(好!),绢花两边插(好!),凤钗亮满头(好!),好比西施坐床头(好!);小小花烛往下照(好!),仔细看看新娘腰(好!),新娘衣着好时髦(好!),不胖不瘦真正好(好!),明年生个胖宝宝(好!);小小花烛红灼灼(好!),美满婚姻天赐合(好!),新郎欢喜新娘乐(好!),恩恩爱爱过生活(好!),百年好合百年乐(好!),白头到老全家福(好!)。其时,洞房之内喜气洋洋,热闹非常,笑谑之声,此起彼伏。主家立刻给众人散香烟、红枣、花生和欢喜团。
婚前:最好通知所有的朋友,毕竟,请柬送没送是你的事,人家来不来就不用你管了!一些比较重要的亲戚朋友最好亲自送请柬。做好所有的准备工作! 现在的婚礼都的餐厅,基本上有一个执事的,父母会很忙,毕竟要照顾太多的亲戚朋友其实最重要的是细节,毕竟大体的都是在婚礼前都商量好的,如果发生不愉快的事情,还是应该喜气洋洋,毕竟是大喜的日子不要太在意 至于亲戚朋友,毕竟有些东西是他们自己应该注意的,一些最基本的素质问题,应该不会发生当然谁都不能保证万一,做到以和为贵,时间要掌握分寸,当天的议程都是安排好的,不要让朋友感觉被忽视,婚宴上,最难免的就是喝酒,能喝就喝,实在不能喝别死撑,对与强劝的朋友也别太生气,说句不好听的人家是给你面子才来的。当天照顾好所有的亲戚朋友,特别是那些来给你帮忙的!婚后,没有什么特别的礼仪,一般性的都是在父母家,当然做到孝顺,不是做出来看的!!再就是去女方的父母家,俗称回门,谁叫你老婆也是别人的宝呢!再就是朋友,电话慰问,也可以单约吃饭,表示谢意!!其实所有的都在乎与你自己的诚心!礼仪可以说是给别人看的,不要闹笑话就好。

5,陕西渭南结婚风俗

男方叫迎亲、迎娶,俗称“娶媳妇”(澄城县称“色媳妇”,富平县称“撩媳妇”,华阴市称“过缘喜”),女方叫嫁女或出嫁,俗称“发落娃”或“打发娃”。结婚前由男方择吉日良辰,邀当地有名望人士,将新媳妇上、下轿时辰和沿途忌讳、礼仪程序等书于红笺,交媒人送往女家。女家应允后,双方各自备办婚用。婚前数日,亲友给待出嫁女子送首饰、衣物,称为“添箱”;给男家送首饰、衣物,称为“行礼”。男家将所备办婚用之首饰、彩礼及其他物品托媒人送至女家,谓之“送礼”,有的婚前三天送,称为“下三天帖”。在华阴市,舅家、姨家等近亲还宴请新女婿,称为“洗花道”。在大荔县,新女婿结婚前一天要去外婆家吃“戴花面”(细长面条),外婆家给外甥赠“腔花”一对,以示吉利,也有百年和好的意思。有的地方婚男婚女要各自上坟祭祖,男方给女方送肉、酒、鞭炮、香表等。结婚日清晨,女方聘请女中尊长为新娘开脸(用瓷碗片除去额头和颈部汗毛)、上头(盘发);男方在堂屋供奉祖先牌位后,按所择吉日,请傧相骑马引花轿偕媒人、鼓乐至女家迎亲。轿内坐十二三岁小孩一个,由新郎的小弟弟或兄弟姐妹的小孩充任,称之为“垂轿的”或“压轿的”。有的还有迎新娘子的(由“全命”姑嫂充任)。大荔、蒲城一带有的还给轿内放鸡、书或宝剑,以图祛邪吉利,并用红纸书“一路福星”贴于轿帘。轿至女家,女方饭食招待后,新娘头顶红盖头,着凤冠霞帔,穿绣花红鞋,拜祖、拜双亲,由姑嫂搀扶上轿,按所择方向盘腿而坐。兄弟数人扶轿,吹鼓手奏乐于前,女家亲友送嫁妆者尾随,谓之“送女”。迎亲花轿须按来时路线返回。途中,有的地方村民还有索要“买路钱”之习俗。入村,韩城一带讲究遇井、碾子皆用红布遮盖。轿至男家门口,新郎披红插花,着礼帽长袍,大荔等地还胸挂铜镜,由傧相陪同,走向花轿施礼。在鞭炮、鼓乐声中,傧相向花轿撒“铜钱”,新郎揭开轿帘,新娘由女喜傧扶拽下轿,韩城一带由公婆抢抱,孕妇、寡妇及属相相克者回避。这时,有的县(白水等)由“全命人”手提烧红铧尖,用食醋浇注,冒白烟后,围花轿转三圈,俗称“打醋胎”;有的先以四个蒸馍在花轿四角轮番投掷,再举干草火把绕轿三周。随之,由一能说会道的热闹男子充任“相风的”,向新娘身上撒草料(麸、谷草杆、核桃、枣等),唱“撒草歌”,如“一撒金、二撒银、三撒媳妇进了门”等,同新郎、男女傧相引导新娘脚踏红毯直入洞房。进门时,新郎给新娘头上插筷子,意为“快生贵子”;用擀面杖挑去新娘盖头,拉手上炕,绕炕角转一圈,俗称“踏四角”;新娘按所择方向,盘坐于备好的酒曲(或醋曲)上,谓之“坐福”;新郎踢新娘三脚,嬉击三拳,以示“出嫁从夫”。出洞房时,年轻人争给新郎脸上抹黑,谓之“贺喜”。午时,宾客入席后,新郎新娘按男左女右,在“天地桌”前行三叩首礼,称为“拜天地”,再拜祖先牌位,然后夫妻互拜。席间,好热闹者给新郎母亲抹黑脸,叫“搭喜”。宴席间,有的地方还有新郎新娘抓饺子、馄饨,抓住饺子示生男,抓住馄饨示生女。宴毕,送走女方宾客,新娘给本家及亲友长者倒茶,长者赠送礼物,俗称“认亲”。至夕,新郎新娘吃合喜面,再饮交杯酒,称之“合卺”。新婚之夜,小伙、姑娘都来“闹房”,多以猜谜、磕头、打趣、偷房等方式取闹,俗称“耍媳妇”。习惯上有三日不空房,三日不熄灯,三日无大小之俗。扩展资料:古代的订婚习俗:订婚是男女双方确定婚姻关系的第一道程序。旧时,男孩长到十二三岁,父母即托媒撮合,俗称“提亲”。媒人向双方提说后,如无意见e68a84e79fa5e9819331333431373236,则于龙、凤“庚帖”上分别开列男女生辰八字,送至对方家中。三日内若无不祥之事发生,即请阴阳先生按男女双方年庚、属相进行占卜,算命“合婚”,如无“冲犯”,即回“允帖”以表同意。也有不写庚帖,单凭媒人口头说媒订亲。接着商定彩礼、衣物诸事。清末,一份礼白银24两。民国,一份礼银元24枚。彩礼一般一两份。此外,还有衣料、被褥、首饰、棉花、丝线等。男方择定吉日,举行订婚仪式,俗称“问媳妇”,有的称“戴耳坠”(女子从此戴上耳坠,表示已订婚),也叫“换帖”。参考资料来源:渭南市人民政府-婚丧习俗
陕西渭南结婚风俗花馍当贺礼  大家都知道,馍是北方传统的面食之一,而花馍,则是平阳一种纯朴的民间美术形式,也叫平阳面塑。要用最佳精粉,按照当地的传统习俗制作种种面塑,表达各自的理想和祝愿。这也是人家渭南人办喜事时最重的贺礼——花馍。这花馍可是只能看不能吃。  陕西渭南结婚风俗面花绑在柱子上  绑在红柱子上的面花是渭南华县的一大婚礼习俗,俗称“高馍盘”。“高馍盘”是竖立在婚礼喜堂两侧的面花柱,通常由婚e68a84e79fa5e9819331333339656363主的嫡系亲属提供。面花柱的柱芯用竿箔围成,柱面用红纸裹就,柱面上插红筷子缠红线,分9至11层绑好各式各样的面花。  陕西渭南结婚风俗新娘子要挂老虎  新娘子挂老虎这是一种驱邪的做法,一是娶媳妇的路上把不吉利的消除掉,另一个寓意新媳妇欢腾如虎,进家以后健康长寿。  陕西渭南华县结婚当天风俗  结婚当天有披红、送礼、抬食盒、上门取亲、拦路讨糖、拦门障车、耍公婆、公婆迎媳、不带娘家土、称心如一、贺礼、拜堂、闹洞房等传统陕西结婚风俗,还有各种各样的婚礼花馍。  另外,渭南华县人三、六、九,不用瞅,是结婚的好日子。元旦、五一、十一、春节等中国传统节日也是订婚结婚的好日子。
陕西渭南结婚风俗: 男女青年到了法定结婚年龄,双方各持本单位或村委会介绍信,去男方所在地政府进行登记,领取结婚证,择日起举行结婚仪式。婚前仍有“添箱”、“行礼”之俗。男方要向女方送箱柜、棉花、衣物及聘礼。  男方叫迎亲、迎娶,俗称“娶媳妇”(澄城县称“色e68a84e8a2ad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31333339653765媳妇”,富平县称“撩媳妇”,华阴市称“过缘喜”),女方叫嫁女或出嫁,俗称“发落娃”或“打发娃”。民国以前,结婚年龄一般在十六七岁。因社会地位及经济状况等原因,富家多系婿小妇大,且早婚;家贫者多系婿大妇小,且迟婚。结婚前由男方择吉日良辰,邀当地有名望人士,将新媳妇上、下轿时辰和沿途忌讳、礼仪程序等书于红笺,交媒人送往女家。女家应允后,双方各自备办婚用。婚前数日,亲友给待出嫁女子送首饰、衣物,称为“添箱”;给男家送首饰、衣物,称为“行礼”。男家将所备办婚用之首饰、彩礼及其他物品托媒人送至女家,谓之“送礼”,有的婚前三天送,称为“下三天帖”。在华阴市,舅家、姨家等近亲还宴请新女婿,称为“洗花道”。在大荔县,新女婿结婚前一天要去外婆家吃“戴花面”(细长面条),外婆家给外甥赠“腔花”一对,以示吉利,也有百年和好的意思。有的地方婚男婚女要各自上坟祭祖,男方给女方送肉、酒、鞭炮、香表等。结婚日清晨,女方聘请女中尊长为新娘开脸(用瓷碗片除去额头和颈部汗毛)、上头(盘发);男方在堂屋供奉祖先牌位后,按所择吉日,请傧相骑马引花轿偕媒人、鼓乐至女家迎亲。轿内坐十二三岁小孩一个,由新郎的小弟弟或兄弟姐妹的小孩充任,称之为“垂轿的”或“压轿的”。有的还有迎新娘子的(由“全命”姑嫂充任)。大荔、蒲城一带有的还给轿内放鸡、书或宝剑,以图祛邪吉利,并用红纸书“一路福星”贴于轿帘。轿至女家,女方饭食招待后,新娘头顶红盖头,着凤冠霞帔,穿绣花红鞋,拜祖、拜双亲,由姑嫂搀扶上轿,按所择方向盘腿而坐。兄弟数人扶轿,吹鼓手奏乐于前,女家亲友送嫁妆者尾随,谓之“送女”。迎亲花轿须按来时路线返回。途中,有的地方村民还有索要“买路钱”之习俗。入村,韩城一带讲究遇井、碾子皆用红布遮盖。轿至男家门口,新郎披红插花,着礼帽长袍,大荔等地还胸挂铜镜,由傧相陪同,走向花轿施礼。在鞭炮、鼓乐声中,傧相向花轿撒“铜钱”,新郎揭开轿帘,新娘由女喜傧扶拽下轿,韩城一带由公婆抢抱,孕妇、寡妇及属相相克者回避。这时,有的县(白水等)由“全命人”手提烧红铧尖,用食醋浇注,冒白烟后,围花轿转三圈,俗称“打醋胎”;有的先以四个蒸馍在花轿四角轮番投掷,再举干草火把绕轿三周。随之,由一能说会道的热闹男子充任“相风的”,向新娘身上撒草料(麸、谷草杆、核桃、枣等),唱“撒草歌”,如“一撒金、二撒银、三撒媳妇进了门”等,同新郎、男女傧相引导新娘脚踏红毯直入洞房。进门时,新郎给新娘头上插筷子,意为“快生贵子”;用擀面杖挑去新娘盖头,拉手上炕,绕炕角转一圈,俗称“踏四角”;新娘按所择方向,盘坐于备好的酒曲(或醋曲)上,谓之“坐福”;新郎踢新娘三脚,嬉击三拳,以示“出嫁从夫”。出洞房时,年轻人争给新郎脸上抹黑,谓之“贺喜”。午时,宾客入席后,新郎新娘按男左女右,在“天地桌”前行三叩首礼,称为“拜天地”,再拜祖先牌位,然后夫妻互拜。席间,好热闹者给新郎母亲抹黑脸,叫“搭喜”。宴席间,有的地方还有新郎新娘抓饺子、馄饨,抓住饺子示生男,抓住馄饨示生女。宴毕,送走女方宾客,新娘给本家及亲友长者倒茶,长者赠送礼物,俗称“认亲”。至夕,新郎新娘吃合喜面,再饮交杯酒,称之“合卺”。新婚之夜,小伙、姑娘都来“闹房”,多以猜谜、磕头、打趣、偷房等方式取闹,俗称“耍媳妇”。习惯上有三日不空房,三日不熄灯,三日无大小之俗。   婚后次日,新郎新娘“拜巷院”,女家接女和女婿,叫做“请女婿”,亦称“回门”。返回后,新郎领新娘认坟祭祖。婚后第三天,新娘拜翁姑及宗族亲友,叫“分大小”。然后,下厨做饭,显示手艺。女方男方要人应邀到男方赴宴,称为“送饭”,有的叫“摄饭”。当晚,男女双方谢媒人,盛宴款待。婚后第四天,新娘回娘家“熬十”,一般只住3天,有的住12天,称“熬满月”。新娘被新郎接回时,邻里“搭金桥”、“筑庙台”,让新娘从上面通过。有的还给兄弟脸上抹红,或将公婆打扮成丑陋相,骑牛逗趣。结婚之俗各地不尽相同,因贫富差异,亦有差距,富家往往讲究较多,贫家则往往从简办事。
文章TAG:结婚当天新娘开脸结婚当天谁给新娘开脸

最近更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