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婚庆策划 > 婚礼布置 > 婚礼摸红枣,请问下传统婚礼踢花轿和拿苹果跳火盆等都是什么意思

婚礼摸红枣,请问下传统婚礼踢花轿和拿苹果跳火盆等都是什么意思

来源:整理 时间:2024-02-13 10:20:45 编辑:婚礼策划 手机版

本文目录一览

1,请问下传统婚礼踢花轿和拿苹果跳火盆等都是什么意思

这踢轿门,意在镇新娘威风,摸柑桔象征夫妻生活圆满与吉祥;遮米筛,踏瓦片,有避邪之效;过炭火,象征子孙兴旺。期间炮声不绝。跨火盆是驱邪,拿苹果是平平安安迎娶新娘的仪式: ⑴祭祖――新郎出门迎新娘前,要先祭拜祖先。 ⑵姐妹桌――新娘出发前,要与父母兄弟姐妹一起吃饭,表示离别,大家说些吉利话。 ⑶迎亲――迎亲队伍以双数为佳,六或六的倍数。媒人、陪同人、叔爷(新郎弟辈)新郎、新娘花轿。沿途放鞭炮。 ⑷叫门――女家在迎娶队伍到来之前大门紧闭,让新郎敲门。女家问“何事?”新郎答:“要娶新娘!”女家听后稍启门一缝,新郎递进红包一个,门即关上,如些再三,女家才开大门迎客。女方此举意在留住财气,亦考验新郎的诚意。新郎进门拜见丈人,丈母娘。 ⑸吃鸡蛋茶――新郎要吃碗去壳整蛋糖水,茶内有龙眼干肉与红枣。新郎按例只喝甜汤,留下蛋。 ⑹拜别――新郎与新娘拜过祖先,告别父母,由父母或兄弟姐妹牵上轿。 ⑺出门――新娘由一位陪同人撑伞护至上轿或上车,临上轿前,新娘要哭几声,俗称“哭 好命”,其父母亲戚也应哭几声,以口示惜别与祝福。新娘轿一出门,新娘立即扔下一扇,俗称“放心扇”,意在告诉父母放心,不必牵挂。所有人不向女家说再见。新郎也不回头。 ⑻入门:花轿到达男家门口等出轿门吉时,轿前放瓦片一盆炭火,新郎立轿门前,小姑捧一盘桔子立轿门旁,轿后男家人举着米筛等候,待吉时一到,新郎猛踢轿门三下,轿门才开,小姑捧上柑盘让新娘触摸,新郎伸手执新娘手,新娘则起面复坐,如是再三才出轿门,后头速举米筛遮住新娘头,新娘出轿门,踏上瓦片,由新郎牵着跨过炭火,方才入大门内。这踢轿门,意在镇新娘威风,摸柑桔象征夫妻生活圆满与吉祥;遮米筛,踏瓦片,有避邪之效;过炭火,象征子孙兴旺。期间炮声不绝。 ⑼拜天地――新娘入门后,与新郎在正厅拜天地后径入新房。 ⑽入洞房――新娘进洞房,只可跨门槛而过,切忌踏门槛而入。一入洞房,第三天方可出房门,显其贵气。 ⑾吃“合婚圆”。――新郎新娘自挟一粒汤圆吃,再各挟一粒互喂。意为相濡以沫,同甘共苦,相亲相爱。此后便吃“酒婚桌”,“好命人”掌桌,新郎新娘端坐圆桌两侧;此桌共上十二道菜,六荤六素,由“好命人”拿筷挟菜递至新娘新郎嘴边,作喂食状。每挟一菜,即随口念吉祥祝语,顺口有韵,妙趣横生,诙谐幽默,整个新房笑语迭出。 ⑿出厅――婚后第三天,新娘第一次走出新房,上厅拜神、祭祖、见公婆和亲戚长辈,俗称“出厅”。新娘将自家带来的龙眼干、红枣泡甜茶敬奉家人、长辈,长辈则将备好的红包放在茶盘上谢贺,称为“压茶盘”。 ⒀新娘桌宴小舅――出厅当日下午,男家设“新娘桌”宴请小舅子全家女眷,因为当日女家派小舅子前来探望,带来香蕉、冬瓜糖等水果与食品,小舅子上堂拜见亲家并请安,亲家须给“糖仔钱”的红包,新娘居中坐,席间,小舅子面前放一只碗,须将席上鸡、鸭、鱼等头先挟置这碗内,让舅子回家时捎去,表示新娘有吃的,父母当头功。 ⒁闹厅――第三天晚上,夫家宴请宾客。席后,客人在厅中,新娘泡甜茶,敬宾客,客接茶时要说吉祥话,有祝贺的,有诙谐的,有戏谑逗新娘的。左一句,右一句,顺口有韵,雅俗共赏,气氛热闹。至此婚礼宣告一段落。
你好!苹果象征着吉祥如意,跳火盆是驱灾辟邪如有疑问,请追问。
火盆代表着喜庆和吉祥,跳过火盆日子就会红红火火

请问下传统婚礼踢花轿和拿苹果跳火盆等都是什么意思

2,中国传统婚礼仪式有哪些

中国传统婚礼,现如今也称之为“中式婚礼”,在国内很多新人穿着婚纱走进婚姻殿堂之时,大多数人还是热衷本土风格的中国婚礼习俗。那么,新人们对这种婚礼知道的有多少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1、祭拜祖先 在婚礼前,即男方出门迎娶新娘之前,男方要到祖先的灵位前祭拜。 2、迎亲开始 双数的迎亲车队开始出发,准备迎亲。 3、途中鸣炮 在迎亲的途中,迎亲车队一路要放鞭炮,以表示庆贺。 4、花童等新郎 在新郎的礼车到女方家里时,会见到一名男童早早的端着茶盘在门口等着,新郎下车以后,应该给红包答礼,然后再进入女方的家中。 5、讨喜 别以为进入新娘家中,就可以马上见到心爱之人了。其实不然,新郎应该捧着花接受新娘闺蜜的考验。女方可以提出条件让新郎答应,然后再进入。6、行礼拜别 在新娘家中,新人要上香祭祖,新娘叩首拜别父母,父亲亲手给新娘盖上头纱,新郎鞠躬行礼。 7、新娘出门 在新娘出门之时,应该由女性长辈用黑伞护送新娘到车上。当天,地位最高的属新娘!新娘上车后不久,家长要将一碗清水、百米洒在车后面,表示女儿已经是泼出去的水,以后的事情不再过问。也祝福女儿事事顺利,吃穿不愁。 8、鸣炮 礼车到男方家的途中,一样要一路燃放鞭炮。 9、摸苹果 到达新郎家后,一名拿着苹果的孩子会来迎接新人,这时,新郎要摸一下苹果,并且给出红包答礼。苹果要放到晚上,表示长寿。 10、新娘下车 新娘下车时,应该由男方长辈手拿竹筷顶在新娘头上,然后扶着新娘进入大厅,进门时,新人要跨门槛而入。 11、喜宴中 喜宴是最关键的一环,新人可以换下晚礼服,给各位宾朋敬酒。 12、送客 喜宴举行完后,新人一起将客人送至家门口。 13、闹洞房 闹洞房是宾客们最喜欢玩,也是气氛到高潮的一个环节。大家用整人的方法把祝福带给新人,这个很多人都是深有体会的。
婚前流程:聘礼:婚前男方要将娶亲的聘礼送到女方家,每个地方送的种类都不相同:广东风俗送活鸡、椰子、喜饼和礼金,鸡寓意生机勃勃,椰子寓意有长有幼,尽享天伦之福,喜饼是用来让女方送亲戚的,礼金则象征着娶方多金,暗示着新娘嫁过去可以享福,让女方家放心。回礼:收到聘礼女方要给回礼,有的地方女方家会给订婚戒指,有的地方会给槟榔,有一郎到尾的意思。安床:在结婚的前一天晚上,要由女方家出一个家庭和睦、父母双全、又育有儿子的男丁安装婚房里的婚床,再将寓意早生贵子的四品:核桃、莲子、红枣、花生铺在新床上面。嫁妆:女方家会给新娘准备带去婆家的嫁妆,全部放在红色的箱子中交给新娘。上头:婚礼举行前一晚,要选择一个吉时拜神求平安幸福,而且男方也要在同一个时间在自家那边拜。梳头:新娘梳妆打扮的时候,会请一位有福气的长辈来给新娘梳头,寓意跟安床的道理相似。吃汤圆:汤圆,寓意团圆美满,祝福新人可以圆满成婚。婚礼当天的仪式:迎亲:婚礼当天的上午,男方要带着迎亲队伍来女方家接亲。接新娘绝对算得上是整个婚礼的一大高潮。首先要“入门”。新郎要想顺利接得新娘归,可不是进门带出那么容易,要通过姊妹群的考验,不光是智力要好,体力要好,若有要求还得唱情歌,说情话,但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给红包才有可能打动新娘的姊妹们,这就是所谓的开门红包。而且新郎还要用花球去迎娶新娘(新娘不可自制花球)。找红鞋:新郎进门后也不能马上带走新娘,还要在新娘的房间里找到准备好给新娘的红色婚鞋,帮新娘穿上后才可以带走新娘。敬茶:两位新人要向双亲跪拜,奉茶直到长辈喝下才能站起来(以前的习俗是,新人在女方家时要站着奉茶,因为还未到男家拜见翁姑。不过现在讲究没有这么多了,两边都跪拜以示同样的尊重。撑红伞、撒米:新娘新郎出门的时候,要由伴娘撑红伞陪同,而且要同时往路旁撒米,意思是不要让鸡啄到新娘。绕吉祥路:新人上迎亲车后不能直达目的地,必须绕当地所有吉祥路名的路开一圈。过门:即指新娘被接到男方家后,拜见翁姑及男家其他长辈的习俗。婚礼:跟西式婚礼蕾丝,在酒店举行仪式,请司仪主持婚礼仪式。敬客:婚礼仪式结束后,酒宴正式开始,待到上鱼的时候,新娘要换上传统的龙凤褂跟新郎一起向每桌客人敬茶,客人都要说些祝福的话。入洞房:新郎新娘会带要好的朋友一起去新房参观,或者做些闹洞房的娱乐。小编提醒大家在闹洞房的时候不要太过哦,喜事搞得不愉快就不好了。三朝回门:指在结婚后的第三天,新娘由丈夫陪同回娘家,要带上烧全猪和礼物等回去见女方父母,并且要祭祖。

中国传统婚礼仪式有哪些

3,有没有闹洞房和闹新娘新郎好点子越多越好

闹洞房七法 :1.取筷子 将一双筷子置于酒瓶中,只露出很短一截,让新郎新娘全力用嘴唇把筷子取出,实际就是让两人表演亲吻。正确方法,当众亲吻总是让人觉得不自在,让女士先取筷子也是理所应当,男同胞假装凑上去,心动嘴不动就可以了。 2.吃苹果 用弹性绳将一个苹果捆住,吊于新郎新娘嘴的高度,要求两人合作将苹果吃掉。如果方法不当,新郎嘴张到了极限,苹果团团转就是咬不下一丁,真是气死人。正确方法,新娘开始应该尽可能的用牙固定住苹果,等新郎得手苹果变小后,再由新娘开吃。 3.点火柴 将火柴插于红枣上,在盛水的盆里漂浮。一根红线中间扎一支点燃的香烟,两头分别由新人咬住,两人你进我退,合力用烟点燃盆中的火柴。正确方法,行动时注意屏住呼吸,用扎实的"牙功"与眼光配合才能获得成功。 4.夹弹子 准备一盘玻璃弹子,让新郎新娘各执一支筷子,两人一齐将弹子夹出。不妨请在场的几对情侣和新人进行比赛,落后者表演节目。正确方法,两根筷子也能组成了一个平面,像调羹捞汤团一样的对付弹子,自然是百胜不殆。 5.对诗比赛 若几对新郎新娘都喜爱文学,那么请他们来一次成语接龙擂台赛。先由新郎吟成语一句,然后由新娘接吟,如此反复,接不下来者判负,负者表演节目。正确方法,只能平时多读点了。 6.撒喜床 撒喜床是在闹洞房时,由新郎的嫂嫂表演的一种游戏,如今在上海的郊县受欢迎。嫂嫂手托盘子,盘内铺红纸,放栗子、枣、花生、桂元等物。新娘坐在床上,嫂嫂抓干果往床上撒,边撒边唱一些小调。闹洞房的众人也随声附和,洞房中欢声笑语彻夜不断,嬉笑打闹声一浪高过一浪。 正确方法,平时跟嫂嫂套套近乎。 7.吹蜡烛 将两支蜡烛点燃置于桌上,新郎新娘双眼用布扎实,相对而立。开始吹蜡烛?可不是。迅速将一盆面粉代替蜡烛。"1、2、3,吹。"面粉扬起,两人顿成白人,寓意"白头偕老。"正确方法,大家都给一点面子,知道了秘密也装个傻,吹得轻一点罢。
婚姻礼中的游戏: 1。将一双筷子置于酒瓶中,只露出很短一截,让新郎新娘全力用嘴唇把戏筷子取出,实际就是请两人表演新吻。 2 同甘共苦U 先准备极酸柠檬十五片, 信封五个分别写上1至5号, 白纸数张及准备一些有关新郎与新娘的问题。由一位兄弟拿一碟柠檬, 一位姊妹负责拿五个写有1至5号的信封, 再由伴郎发问问题, 例如问新郎, 新娘喜欢吃甚麼生果, 新郎及新娘需分别把自己的答案写在白纸上, 之后新郎要讲出新娘的答案, 而新娘亦要讲出新郎的答案, 如有一方答错, 就需在姊妹手上取一信封, 信封上的编号就是要吃柠檬的片数,游戏直至把柠檬吃完为止 3.齐分享) 利用两粒不同颜色的果汁糖,分别放入新人口中,然后叫新人交换口中的糖果!例如新郎口中的糖系黄色,而新娘的系绿色,那交换后的结果是新郎口中的系绿色,而新娘的系黄色!(切记不要用些快溶的糖) 4 世纪之吻f 要求新人当众亲热, 并可要求指定动作及接吻时限, 如长吻, french kiss …… 5 有福同享 用牙签串成吊起提子, 苹果,圣女果等, 让新人一起用口去咬, 直至吃完为止, 其间不能用手拿著食物。 6 心有灵犀 蒙著新娘双眼,(红色丝巾) 新郎则与众兄弟排成一列, 让新娘逐个摸索, 限时找出新郎。(亦可由新郎找新娘, 不过要限定摸索姊妹的身体部位, 如只可触手 7 比翼双飞 新郎抱著新娘绕场一周, 限时完成, 否则再来, 直到各人满意为止。 8 百变新郎准备一套女装及发饰, 在限时内穿上并要做出一些新娘平日的小动作, 由宾客评分。 做得不相似便要再做, 直至大家满意为止。 9.保路薄河糖 (一圆筒装的) 用筷子穿上数粒保路薄河糖,然后要求新娘新郎用舌头顶著薄河糖,从筷子底部顶到筷子顶部再顶出来。 晚上唱K时的游戏: 1.长长99 将9粒小食, 放在碟上,要新郎用掌上压方式吃。 8iM 2.夫唱妇随 由兄弟姊妹点唱,新人一边唱,一边配合歌词做动作,若不满意,罚再由头唱起,直至满意为止。 3 丝丝暖意 把丝巾挂在新娘的颈上, 在胸前打一个结(如有一些曾经当过童军的兄弟姊妹, 则可设计一个较复杂的) 跟著新郎要在指定时间内用口把丝巾结解开, 如用手解开或超过指定时间, 便要罚饮酒或唱歌等。当新郎要用口解开丝巾结时, 新娘和新郎会有很多有趣表情, 可引得哄堂大笑。 4 鲤跃龙门 要求新娘分别分开两脚站若作龙门, 用牙签插满在橙上, 当作足球, 由新郎负责踢入龙门, 若一踢不入则罚饮酒。 5 新人剧场: 由众兄弟妹口述剧本, 新郎新娘即席演绎, 若演得不好便 ”NG” 直至满意为止。 6 招财进宝 将一钱币由新娘放入新郎的手袖内, 从一边穿过另一边的手袖, 钱币不能掉下, 及必须经过新郎的胸膛。 7 如鱼得水 新娘将冰含在口中, 再与新郎接吻一直至冰块完全溶解为止 8 举杯畅饮 放两枝饮管在啤酒内, 限时要新人将酒喝光, 超时则再来一杯。 9 患难见真情预备一个超级劲辣蛋糕, 然后由众兄弟及姊妹猜拳, 猜输了就由新郎或新娘代吃。
把新郎的眼睛蒙起来 让他摸手猜谁是新娘 猜不到不让洞房

有没有闹洞房和闹新娘新郎好点子越多越好

4,结婚有那些礼节呀

新中国成立前,新乡有早婚习俗,男子婚龄一般在15至20岁,女子婚龄一般在15至18岁。男女婚姻须遵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门当户对。嫁娶过程中有许多繁文缛礼。 议婚:初议婚,家长先托媒人,经媒人往来通话,了解对方属相,按阴阳学的迷信说法看双方属相的冲合。犯冲的属相有鸡与狗、龙与虎等,最合的属相为龙与兔,称之为“龙缠兔辈辈富”。女方年龄可大于男方二三岁,但不可大一岁,民间说法:“妻大两,黄金长”,“妻大三,做高官”,“女大一,没饭吃”。 相亲:在相互探问对方家境后,进行相亲。双方约定相亲日期,女方由媒人导引,与陪相人一同前往,到男方或媒人指定的地点同男方见面,媒人当面介绍双方情况。看相后,男方给女方见面礼。如双方均满意,为初定婚约。 定亲:择吉日,男方父母商定结婚日期,并报知亲友。 套新:女双方的新被褥和新枕头须由子女双全和夫妇双全的妇女缝制。缝制前先由婆婆抓三把棉花铺开,然后,抓一些花生、红枣、核桃撒在上面,由缝制者缝入被褥中,意为“早生贵子”。 压箱:女方在出嫁的前一天,由新娘的嫂子或姐姐将新娘的嫁衣装进箱子后,在嫁衣上面放压箱钱。新娘到婆家后,婆婆要在此箱内放钱,且多于压箱钱数。出嫁前一日或当日早晨,由女方或弟将娘家所办嫁妆均插一柏枝,送至男方家中,意为万年长青。嫁妆送到后,男方家以酒席款待,由陪客人向送嫁妆人索取开箱钥匙,并给持钥匙者封钱,对方满足以后才将钥匙交出。 娶亲:娶亲的前两天,男方送通信盒给新娘,内装化妆与丰轿时的衣物(衣物必须成双成对)、首饰,另加酒一瓶,肉一块,米、面各一升。娶亲的前一天,男方整置洞房,当晚由新郎的小弟压床,且允许在新床上撒尿。娶亲之日,男方备花轿四顶,一顶轿坐新郎,一顶轿坐新娘,一顶轿坐娶客,一顶轿坐压轿孩子。 迎礼:引礼人引导新郎进新娘家,每一道门,引导新郎向客人作拜施礼,新娘家须给新郎和引礼人各盛一碗饺子汤,奏乐三遍,新娘方可上轿。 上轿:新娘上轿须穿蓝鞋子,此鞋不许再穿回娘家。上轿前,其母给女儿离母钱,并把婚书交于新娘,由新娘将婚书带至婆家压在床头,以示两家平安。上轿分大娶、小娶。大娶,新娘上轿不踩地,坐在椅子上由四人抬着上轿。小娶,新娘步人轿内,轿顶大升。途中若遇拦轿者,须落轿奏乐后方可再行。 下轿:新娘下轿前要梳头,边梳边说:“一梳金,二梳银,三梳骡马跑成群。”婿家还须给新娘赠下轿礼,然后由扶客搀扶下轿。若遇瞎年(即年中无“立春”),新娘下轿时须手持照明物前行,以示瞎年照生子女。新娘下轿后,脚不得落地须用蓝布自轿门铺至天地堂,新娘脚踩蓝布,行至天地桌前,由男家向新娘身上撒草料。 拜天地:拜天地为完婚仪式。天地桌上放一只盛满粮食的斗,用红纸封口,两边各放红蜡烛一只,斗前放几只果碟子。桌前铺红毡或席子一条,席前放盛花,花前放马鞍。新娘要跨过马鞍,摸盛花,叫做“骑鞍摸盛”,以示家境平安,有余有盛。接着新郎、新娘立于天地桌前,面向天地神们,一拜天地,二拜父母,然后夫妻对拜。 入洞房:拜天地后,新娘入洞房,由小姑(婆家妹妹)端洗脸盆,水中放一个馍馍,一个硬币,新娘须将馍馍捞出扔至床下,再由小姑将水送走。然后,小姑把做熟的饺子送入洞房,让新娘用筷子挤开给新郎吃。 宴席:家设宴款待客人。开宴时由男方陪客领路,引礼人陪新郎至女方送客前看菜,男方陪客高喊:“新郎看菜!”女方长辈回话:“省事三揖。”然后引礼入陪,新郎作揖三个。待女方送客席毕,再由陪客领路,新郎长辈手托酒盘说:“酒寒席清,请亲家多多担待。”对方回答:“酒足饭饱,亲家办事满好。”新郎长辈对说:“人盅酒你们先尝,俺娶媳妇你家忙。”对方答说:“都忙!都忙!”这套礼节俗称“安大盅”。 看新人:新娘的送客在席毕回程前,要去看新娘,以示安慰。拜 送客走后,内客(新郎的亲友)、坐底客(本家长辈)齐聚,由新娘上拜,逐个磕头,受拜人均付给拜礼钱。 闹洞房:新郎的小字辈或同辈人进洞房嬉闹新人到深夜。 婚灯:新婚之夜在床头放桌一张,燃红蜡烛两只,俗称“婚灯”。新郎、新娘各一只,谁的婚灯燃的时间长,表示谁的寿命长。 回门:迎娶第九天,由新娘的兄弟接新娘回家住几天,俗称“叫九”。 新中国成立后,政府颁布《婚姻法》,废除旧的包办买卖婚姻,实行男女平等,婚姻自主。但一般还要趁节假日或选农历三、六、九日举行结婚仪式。在婚事操办上,有的仍保留着见面礼、套新、送嫁妆、压箱钱、宴请、闹洞房等传统色彩,但较旧时已简单得多。
没有关系的,只要大方一些就可以,最好不要太休闲啦,毕竟婚礼很正式嘛,但不要太艳丽的颜色哦,太扎眼了不是? 其实主要还是看婚礼的主色调是什么样的,我参加过好多婚礼,一般来说,我们大陆人的婚礼比较喜庆,对着装的要求并不是很高,除了新娘新郎和家长,大家都很随便的,真的穿了西装反倒有点喧宾夺主了。 但是,我曾经参加过一个台湾朋友的婚礼,糗大了,当时和老公穿的休闲装去的,但是整个参加婚礼的人都很正式啊,男士都是西装,女士都是传统旗袍啊,当时我们随了红包就走人了,因为觉得好格格不入啊 所以,不知道您是要参加什么样的婚礼呢,如果是大陆的,一般来说都还好啦,主要是喜庆,对衣服的着装要求不高,当然,名门望族的除外啊,呵呵

5,急求南通如皋地区婚嫁习俗

首先要找介绍人,这个介绍人不一定是介绍你们双方认识的人,介绍人最关键的作用是给你们双方讨价还价做一个缓冲,直接谈的话万一谈蹦了就没有回缓的余地了。介绍人是双方都有的,由介绍人来商谈彩礼的项目,一般都是钱。数目以万为单位,带上8888的零头。女方收到礼金后要回一部分,看女方的抠门程度,有一分都不回的,也有大方的能回一半。假如有订婚这道程序的话可能要出两次彩礼。一般来讲结婚有定亲、下聘、迎亲、宴席、会亲几个部分。这个都是很简化的版本了,定亲就是在介绍人把关关节节谈好之后双方家长确认孩子的婚事,下聘就是把你的彩礼送到女方家里,这里要注意不只是女方家要准备彩金和礼物,女方的主要亲属也是要准备礼物的,,礼金就不必了,而且规格可以降低,主要是就是烟、酒、茶叶、肉、糖什么的。种类要是双数,每个种类的数量也要是双数,最好是每样乘以4,这样女方直接回一半回来还是双数。下聘的礼物都是要回一半的,礼金嘛上面说过了。然后迎亲就是你弄上几辆好车也是要双数,扎上花去接新娘子,去的时候双车双人,每辆车上都跟两个人,接回来的时候新娘带上一个伴娘什么的,也还是双数,接新娘子还要准备N多的礼品,值钱的部分还是烟酒什么的,然后再准备点,糕、粽、团、园、四样出门前鞭炮齐鸣送行,到了新娘家要准备开门包,就是小数额的红包,准备这么几十个,一次发俩,防止女方家的亲属堵门。进了门之后吃汤圆,吃完就带新娘子回家。然后就是宴会,办酒席。会亲就是酒席办完之后找个时间双方亲属认识认识。
提亲 又称“做媒”、“说媒”。媒人称“大宾”、“月老”。 访亲 双方家长各自私访,着重了解品行脾气、身体条件、家庭经济状况等。 相亲 媒人陪同男子给女方“看人品”,称“看相公”,女子多不出面,暗中窥看。 看人家 媒人陪同女方母亲、姑嫂等人至男家观看,女方中意即在男家吃饭。否则,随时告辞。 压帖 又称“发口喻”、“行草纸帖”。用草纸写女子的“生辰八字”,加一空白草纸,以示成双,再用红纸封皮,折成四边有口的方纸包,由媒人送至男家,压在圣柜上右方香炉脚下。三日之内家宅倘有碎碗破甑、夜间响合、孩童纷争之事,皆称“不祥”,即退帖,中止议婚。 算命合婚 压帖之后,男方若举家“太平”,则请卜求签,算命合婚,看男女八字相合或相冲。 议婚 经媒人斡旋议定,男方给女方金银首饰、礼金或高级衣物等,女方往往提出高要求,索取财礼。 定婚 又称“下定”、“行小帖”,选择吉日良辰,由媒人陪同男子到女家行换帖礼,交换龙凤庚帖。定婚后,确认双方联姻关系,男家逢节送礼,女方适当回礼,节的次日接未婚女婿吃饭,商定喜日。 迎奁妆 女方在喜日前1~3日内,将嫁妆搬至男家,以多为荣。嫁妆清单由媒人交男方主母点收。 铺床 男家请一对三代齐全、家庭安泰及属相相合的夫妇,称“福佬儿”、“福太太”,帮助铺床、搀亲、送房。喜日前,“福太太”为新人缝被单,张帐子,在新房贴窗花、红双喜。铺床时,被中放若干红枣等干果,供孩童摸取。 迎娶 结婚之日,男方用执事、乐工、花轿或车迎娶新娘。轿至女宅,鸣炮奏乐,女家上红枣茶、敬糕粽团。新郎登堂行祭祖礼,再行奠雁礼,向女方献花红冠戴。新娘于先一日沐浴、静卧、吃干食,花轿进门后起床,梳妆打扮。新郎至房门向新娘三揖,表示“亲迎”。花轿起程时,鸣炮奏乐。 拜堂 轿至男家,鼓乐齐鸣,灯烛辉煌。花轿放在堂屋正中,公婆上下首分坐朝外,妆妈掀轿帘,“福太太”搀出新娘。依次唱拜天地、祖宗、尊长,新人互拜。拜堂完毕,新郎新娘入洞房。 合卺 新房设开席,有的用傧相相陪,新郎新娘相饮“交杯洒”,新郎复出酬应宾客,新娘端坐床前方凳上,称“坐富贵”。有客看新房,由女宾相陪,敬红糖茶。 送房 由“福太太”及妆妈在房内用贴红纸的筛子及红烛照新娘、照窗户,寓避“四眼人”(孕妇)及属相相冲之人。到选定的时辰,由“福佬儿”进房,由一对有“福”的人送房,“福佬儿”说吉利话。礼毕,福佬儿出房,由妆妈铺被置枕,枕边放红枣,给新郎次晨先吃,称“早子”,并分别叮嘱一番。然后退出,拉好房门。 开脸 婚后次日清晨,妆妈进房送红枣子汤,用棉线将新娘脸上的汗毛捻去,称“开脸”。此后不称姑娘,一年之内通称“新娘子”。 看朝 喜期次日上午,新娘的兄弟前来看朝,先进新房略坐,敬清茶、桌盒糕点后,看朝的人告辞。接着,新人向来宾行礼。 待新娘 公婆以开席待新娘,入座的除新郎新娘,还有10多岁的姑娘。盘头倒酒说“鸽子”,上头菜时,新娘谢席。此席为形式,入席者仅象征性吃一点。 下厨 结婚三日,新娘事炊。 回门 多为3天回门,有的是满月回门。女家以筵席款待新女婿。午后,趁太阳未落回去,新娘从娘家用锡茶壶装糖回来孝敬公婆等尊长。 弥月 结婚满月,女方兄弟清晨来迎请,并宴宾客。新娘子不满月不能到邻居家去串门,否则,被认为“毛脚姬”进门,视为不吉利。若有特殊事情非进邻家不可,要用“火叉”置于门槛上,给新娘子跨过,表示“烫毛脚姬”,可避忌讳。 会亲 男家邀请女家及诸姻戚赴宴,男女两家诸亲互相认亲。交生:新娘在夫家过第一个生日,娘家须送寿礼,谓之“交生”,夫家摆酒庆贺。 清末民国初,如皋知识界曾提倡“文明结婚”,但未能推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旧的婚嫁习俗逐渐革除,提倡勤俭节约办婚事,诸如集体婚礼、新婚茶话会、旅行结婚等。但仍有一部分人操办婚事铺张浪费,有的竟索要高额聘礼。
去如皋上门?如皋南北也那么长呢,南北习俗不一样的
文章TAG:婚礼红枣请问问下婚礼摸红枣

最近更新

相关文章